这首诗《感咏(其二)》由明代诗人李德学所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人性、道德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足有徽纆,涂有戎戟”以“徽纆”(绑人的绳索)和“戎戟”(战争中的武器)为喻,形象地描绘了束缚与冲突的景象,暗示着社会中存在种种约束与斗争。接着,“身有毒螫,心有苦檗”进一步深化这一主题,指出个体内心可能存在的痛苦与困扰,如同毒刺刺入肌肤,苦涩如黄檗一般难以忍受。
“律我律度,绳我绳尺”则揭示了外在规则与内在尺度对于个人行为的约束,强调了道德与法律的重要性。然而,“善不足矜,过乃众射”提醒我们,即便行善也未必能免于过失,错误如同箭矢般不可避免地射向每个人,体现了人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哀此菌人,浮生偪窄”将视角转向普通人,表达了对平凡生命的同情与感慨。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空间仿佛被挤压得越来越狭窄,充满了无尽的压力与挑战。这句话既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思,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性、道德、社会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