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阴云藏雨来,风吼如海潮。

乖龙喜当路,下雨连三霄。

平河忽瀰漫,不见城东桥。

蛰者灌其穴,飞者飘其巢。

惟有鱼与鳖,得势饶腥臊。

虽闻雷霆震,若有鬼神号。

禾丰不得敛,穗湿依生苗。

农家堵户叹,始觉虚勤劳。

乖龙莫之悟,自谓膏泽饶。

始知旱魃虐,未得如雨妖。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苦雨》由宋代诗人毕仲游所作,描绘了长时间连续降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和痛苦。诗中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比喻,展现了雨水对大地万物的影响。

首句“阴云藏雨来,风吼如海潮”,以阴沉的云层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暴雨,风声如同大海的怒吼,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接着,“乖龙喜当路,下雨连三霄”描述了雨水倾盆而下的情景,仿佛是龙在大地上欢快地跳跃,连续下了好几天。

“平河忽瀰漫,不见城东桥”描绘了河水暴涨,淹没道路,甚至看不见远处的桥梁,形象地展示了洪水泛滥的景象。接着,“蛰者灌其穴,飞者飘其巢”通过昆虫和鸟儿的遭遇,进一步强调了暴雨对自然界的影响。

“惟有鱼与鳖,得势饶腥臊”则指出在这场灾难中,只有鱼类和甲壳类动物能够暂时获得生存的机会,但它们的生活环境也因此变得恶劣。随后,“虽闻雷霆震,若有鬼神号”通过雷鸣和鬼神般的呼号,再次强调了这场暴雨的恐怖和破坏力。

“禾丰不得敛,穗湿依生苗”描述了农田中的庄稼因雨水过多而无法收割,穗子被水浸泡,生长受到影响。最后,“农家堵户叹,始觉虚勤劳”表达了农民们面对这场灾难时的无奈和辛劳的徒劳感,他们辛勤耕作却因天灾而收成无望。

“乖龙莫之悟,自谓膏泽饶”讽刺了那些自以为带来雨水的“乖龙”,实际上却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始知旱魃虐,未得如雨妖”则点明了真正的祸害并非雨水,而是干旱,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真正原因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深刻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无力和无奈。

收录诗词(266)

毕仲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罗山入信阳过金关道中作

村南闻鸡在村北,土垡如堪竹臲卼。

野蒿诛尽露溪漘,山树烧残空石骨。

疾风吹蓬如卷裘,河水夜冻凌割舟。

但愿黄堂贺新雪,单衣布袜非吾忧。

形式: 古风

济阴

东州女儿年十七,身在风尘如在室。

红腮绿领巧相宜,露浥海棠娇滴沥。

态浓意远画不尽,对客无言却真实。

济阴县令为留连,樽俎相逢复相失。

我读古人书,又爱斯人美。

既未能忘情,亦未能忘礼。

以情败礼礼之贼,以礼约情情有止。

上不与汝碍崆峒之山,下不与汝隔沧浪之水。

无山无水有城市,咫尺青楼三万里。

东家酒香喷兰芷,对客醉歌而已矣。

君不见鲁国有男子,拒户不开宁老死。

形式: 古风

送范德孺使辽

都门冠盖如云多,马头匼匝金盘陀。

平明三节出城去,使华已过桑乾河。

桑乾地寒毡作屋,冰霜满野飞鸿鹄。

道旁箫鼓动地迎,铁面蕃儿皆拭目。

金玦装成宝刀利,银鞍半露貂裘燠。

日高宾馆驻前旌,馈客往来随酪粥。

河间未弛新亭障,山后犹存旧风俗。

幽燕妇女白如脂,露面来觇汉冠服。

边风吹雪罨毡城,毡城在处为屯营。

黄沙行尽到靴淀,新年下马单于庭。

庭中之人识汉事,而公赫赫传家声。

君臣把酒重相劝,知有从来忠孝名。

好言天子神圣武,际天接地皆王土。

桑麻万里富中原,制作千年还太古。

白日亲观丹凤翔,黄河近报神鱼舞。

不须铁甲屯大荒,坐见长城倚天宇。

况君总发怀刚肠,往年司直中书堂。

单骑走马绝瀚海,而今复使天一方。

平时出入虽故事,男儿举足安可量。

鄙人再拜赠公语,北边射猎云雪冈。

平安烽火三万日,羽林超距閒金汤。

年年蕃马输汉地,后车碨礧牵玄黄。

愿持成效献天子,归来跃出尚书郎。

归来跃出尚书郎,锵金鸣玉趋明光。

形式: 古风

送朱彦文通直从庆阳辟命

洛阳之人秀眉宇,束发从军心自许。

南彻梁江西瀚海,万里相从旧宾主。

庆州之险山作城,青冈路狭如斗鼠。

我尝与君驰大漠,夜掘黄沙枕冰土。

君今重行计安出,羽檄搀枪待君处。

去年天狗堕地鸣,今年拟破灵盐城。

男儿鞍马是常事,髀肉消尽须重生。

况君到日春风发,行云夜闭沙场月。

战马沾泥不用嫌,功成便浴雠人血。

君不见高平范公庆历时,往筑大顺人不知。

千金散士得死力,横山可取犹提携。

至今塞下呼老子,关中使者公之儿。

当年议奏千万语,攻守二策真可师。

勿云近事不足道,狄青之辈为偏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