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六首(其三)

锦帆乍卸松滋雪,骄骢又穿吴树。

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犹记别时情绪。

屏山暂阻,问珠屐筵前,几吟鹦鹉。

笑撚梅花,翠帘不隔梦云路。

天涯况逢俊侣,倾囊争赌曲,消受眉媚。

扇约炉薰,钗围鬟影,怜取眼前羁旅。

才停雁柱,趁烛烬香残,坠鞭归去。

莫忘尊前,画楼今夜雨。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台城路》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词中描绘了离别与重逢的情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开篇“锦帆乍卸松滋雪,骄骢又穿吴树”,以“锦帆”、“松滋雪”、“骄骢”、“吴树”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壮丽而略带凄美的画面,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旅程的结束和新的开始。接着“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犹记别时情绪”,通过“钿陌”、“停觞”、“津亭”、“打鼓”等细节,生动地再现了离别时的场景,以及对往昔情绪的回忆。

“屏山暂阻,问珠屐筵前,几吟鹦鹉”,运用“屏山”、“阻”、“珠屐”、“鹦鹉”等元素,进一步渲染了离别后的暂时阻隔,以及对相聚时光的怀念。接下来“笑撚梅花,翠帘不隔梦云路”,以“梅花”、“翠帘”、“梦云路”等意象,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追寻和对未来的憧憬。

“天涯况逢俊侣,倾囊争赌曲,消受眉媚”,描绘了重逢时的喜悦与激动,以及与新朋友之间的互动,充满了生活的趣味和情感的交流。“扇约炉薰,钗围鬟影,怜取眼前羁旅”,通过“扇约”、“炉薰”、“钗围”、“鬟影”等细节,展现了相聚时的温馨氛围,以及对彼此的关怀与怜爱。

最后,“才停雁柱,趁烛烬香残,坠鞭归去”,以“雁柱”、“烛烬”、“香残”、“坠鞭”等意象,描绘了相聚后的分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全词以离别与重逢为主线,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生的流转与情感的复杂,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六首(其四)

十年扶醉金门路,秋风又吹萍梗。

绛蜡围尊,银衿贮月,重话旧游清俊。

筵前漫省,看零落何戡,半凋青鬓。

怕说更深,画帘斜堕桂花影。

江南燕归未准,天涯芳草远,谁寄愁信。

瘦赋佣金,清歌换米,同是随人消损。

商量旧饮,待种树招莺,借他清荫。

只恐年年,露寒鸦占稳。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六首(其五)

凤城西畔前朝事,禊春又联吟侣。

松合香台,草侵荒殿,撩乱风幡铃语。

杏花过雨,正蓝子摇红,丁香含素。

庭院深深,磬声不隔燕莺路。藏云洞今在否。

登临孤客迥,难寄愁处。

柳绿芦沟,云开蓟镇,依旧青山无数。

悲歌倦旅,看禅榻茶烟,鬓丝如许。

好片斜阳,暮钟催客去。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六首(其六)

苑墙斜抱离宫树,楼台多少云里。

太液平分,飞虹高跨,两岸芰荷无际。

丹霄咫尺,正万柄摇红,十洲含绮。

凤辇时来,五铢衣带御香细。

当年听彻宫漏,便蓬瀛鱼鸟,也识延企。

小殿芙蓉,夹城松栝,尽戴翠华佳气。

垂杨凝峙,恰上映山亭,下临烟水。

倚遍栏干,暮云琼岛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梅子黄时雨二首(其一)

饾饤阴晴,乍中酒醒时,愁思如许。

又倦柳千丝,做成烟雨。

不信天涯今日里,昏昏都是垂帘过。

鸠啼苦,竹粉翠楼,斜照犹驻。为语。伤春旧侣。

恁薇壶练带,消得朝暮。看村瀑如潮,林霏疑雾。

好借一蓑湖上去,短篷绿罨鸥波路。

山无数,冷光泼青诗句。

形式: 词牌: 梅子黄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