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诗(其五)夜会问荅十

金火障,红兽飞来射罗幌。

夜来斜展掩深炉,半睡芙蓉香荡漾。

形式: 古风

翻译

金色的火焰屏风,红色的野兽飞来射向帷幔。
夜晚时分,我斜倚床榻,半梦半醒间,炉火映照着芙蓉香气弥漫。

注释

金火障:金色的火焰屏障。
红兽:红色的未知生物,可能象征火焰或幻象。
罗幌:丝质或轻薄的帷幔。
夜来:夜晚时分。
深炉:深色的火炉。
半睡:半梦半醒的状态。
芙蓉:荷花,这里可能指代香气或美丽的女子。
香荡漾:香气飘荡。

鉴赏

此联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间宴席图景。"金火障,红兽飞来射罗幌"一句,以夺目的色彩和生动的动态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场面。"金火障"可能指的是华丽的灯火或是金光闪耀的屏风,而"红兽"则可能象征着一种强烈而鲜明的事物,飞来射向"罗幌"(可能是帐幕或遮蔽物),给人以一种紧张又兴奋的感觉。

接着的"夜来斜展掩深炉,半睡芙蓉香荡漾"一句,则转而描绘出宴会后人们的悠闲情景。"夜来斜展"可能是指夜幕降临时灯光或火光投射出的斜影,而"掩深炉"则暗示着夜深人静,炉火已被掩盖,只余微弱的温暖和香气。"半睡芙蓉"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温馨环境中的悠闲半醉状态,"香荡漾"则是芙蓉花(荷花)的清香伴随着水波荡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失奢华的氛围。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结合,既展示了宴会时的热烈与豪迈,又传达了宴后人们的安逸与享受。整体上,这两句诗以其鲜明的意象、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一场夜晚盛会的多层面情境。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杂体诗(其六)夜会问荅十

忆山月,前溪后溪清复绝。

看看又及桂花时,空寄子规啼处血。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杂体诗(其七)夜会问荅十

锦鲸荐,碧香红腻承君宴。

几度闲眠却觉来,彩鳞飞出云涛面。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杂体诗(其八)夜会问荅十

怀溪云,漠漠闲笼鸥鹭群。

有时日暮碧将合,还被鱼舟来触分。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杂体诗(其九)夜会问荅十

霜中笛,落梅一曲瑶华滴。

不知青女是何人,三奏未终头已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