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中山鹤

矫矫云外物,本非世所驯。

怀安败尔性,乃与人相亲。

嘎然而长鸣,已愧鸿在云。

马羁当受鞭,泉汲宁辞浑。

岂无山中友,初不离鸡群。

虽无月支料,亦饱松间身。

嗟我少学古,有道羞贱贫。

径出不自爱,蹉跎曳朝绅。

一为折腰趋,永愧植杖耘。

时时犹高谈,自喜未缁磷。

寄语中山鹤,吾与汝知津。

形式: 古风

翻译

矫健的飞鸟远离尘世,原本不受人间束缚。
内心的安宁却败坏了你的天性,使你变得亲近人群。
突然的长鸣声,已让你感到惭愧,如同孤鸿在云端。
马儿应接受鞭策,饮水岂能嫌弃混浊。
难道没有山中的朋友?你起初并未离开鸡群。
即使没有月支的美食,也能在松林间满足。
感叹我年轻时学习古道,以道义为贵,耻于贫穷。
我径直走出,不自爱惜,岁月匆匆,拖着官服。
一旦屈身仕途,永远愧对那些耕田之人。
时常高谈阔论,自以为清高,未曾染黑世俗。
告诉那山中的仙鹤,我和你共享生活的智慧。

注释

矫矫:矫健。
云外物:远离尘世。
怀安:内心的安宁。
败尔性:败坏你的天性。
鸿:孤鸿。
在云:在云端。
马羁:马儿。
泉汲:饮水。
山中友:山中的朋友。
鸡群:家禽群。
月支料:月支的美食。
松间身:松林间的满足。
少学古:年轻时学习古道。
贱贫:贫穷。
径出:径直走出。
朝绅:官服。
折腰趋:屈身仕途。
植杖耘:耕田之人。
未缁磷:未曾染黑世俗。
中山鹤:山中的仙鹤。
知津:共享生活的智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者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人以“矫矫云外物”开篇,表达了对超凡脱俗之物的向往,这种物非世所驯服,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与不屑。接着,“怀安败尔性,乃与人相亲”则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并因此而能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嘎然而长鸣,已愧鸿在云”中的“嘎然而长鸣”可能是指鹤的叫声,这里的“鸿”也可理解为远行的鸟类,比喻诗人的高洁志向,而“已愧鸿在云”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不能如那些高飞之物那样脱离尘世的自责。

“马羁当受鞭,泉汲宁辞浑”描绘的是一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景象,马受鞭驱使,泉水清澈可饮,诗人似乎在强调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岂无山中友,初不离鸡群”表明诗人虽然隐居,但并非没有朋友,只是在一开始就与世俗隔绝,如同不愿离开鸡群的小鸡一样,这里“鸡群”可能是对普通人的比喻。

“虽无月支料,亦饱松间身”则透露出诗人在自然中自得其乐,即使没有丰盛的物资,但也能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享受其中的宁静与自由。

“嗟我少学古,有道羞贱贫”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年轻时没有深入学习古代圣贤之道而感到懊恼,因为他认为那是一种值得尊敬的、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而自己的贫穷则是因为未能领悟这种高尚的精神。

“径出不自爱,蹉跎曳朝绅”中的“径出不自爱”可能是在说诗人对于外界的名利地位并不在意,“蹉跎曳朝绅”则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不追求华丽或是高贵,只愿过一种简约安静的生活。

“一为折腰趋,永愧植杖耘”这里的“折腰趋”可能是在形容一种谦和的姿态,而“永愧植杖耘”则继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能达到理想生活状态的自责。

“时时犹高谈,自喜未缁磷”中的“时时犹高谈”可能是在说诗人虽然隐居,但心中仍旧保持着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讨论,“自喜未缁磷”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尚未被世俗名利所束缚而感到欣慰。

最后,“寄语中山鹤,吾与汝知津”则是诗人对远方朋友(或许是指代自然界的某种生命)的问候,表明他和朋友之间有着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理解,这里的“知津”可能是在形容一种深刻的理解和沟通。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寄刘伯声

别君几何时,人事浩千万。

身如张射侯,忧愁剧强箭。

崎岖走穷县,艰苦君未见。

未知菽水丰,已感霜露变。

羁孤寄穷海,亲友谁吊唁。

析图补冬裘,乞米煮朝饭。

无聊犹自思,援溺固谁愿。

人生不终否,此语非我分。

英雄伏泥涂,暂晦久必现。

如予百不能,理自合贫贱。

岂当议隐显,而有不遇叹。

但思窜山林,远脱人世患。

有田足耕耘,有水足罩汕。

萧然便终老,到死百不问。

平生泥佛祖,久已师壁观。

况将无生禅,下视有为幻。

吾子出群材,千牛有馀刃。

行当脱尘埃,鸣佩侍清燕。

高卑各有得,愿勿讥尺鴳。

不有行道人,谁当佐尧舜。

时哉勿自滞,功业在力劝。

握手不可期,此计吾行辨。

形式: 古风

寄衣曲

秋风西来入庭树,攀条正念征人苦。

空窗自织不敢任,鸣机愁寂如鸣橹。

练成欲裁新丝香,抱持含愁叔姑堂。

别来不见衣觉窄,试比小郎身更长。

形式: 古风

寄余五十五

忆昨戊午寄东都,人事纷纷相见疏。

补官洛阳我西走,君理舟楫归江湖。

往来相失顷刻尔,坐使一别三年馀。

他乡满眼非故旧,南北耿耿无音书。

福昌古邦废已久,莽莽榛棘藏麇鼯。

空宫萧条唐旧路,古堞断续韩遗墟。

商顽馀民俗未泯,习尚凶犷羞为儒。

高堂尘埃坐无客,虽复强接非欢愉。

嗟君尚复记忆我,两得书札何勤劬。

最后新诗意不浅,知君过我山阳居。

人间翩翩轻薄子,交友暂尔久则渝。

欢欣忧患心不易,我视一世无君如。

念昔登科各年少,君中第一名传呼。

春风朝游踏广陌,夜雨纵饮倾金壶。

当时意气今在否,十年我困官庭趋。

君宜腾达上寥廓,何乃失足遭崎岖。

人生难必但如此,付委造物随所驱。

得之几何失未损,七尺可贵惟吾躯。

洛川春风来已久,桃李次第争芬敷。

登临想君不可见,梦逐流水游东吴。

东吴旧游我所乐,饮有美酒烹有鱼。

何当相逢两披豁,摆落万累无嗟吁。

形式: 古风

寄李端叔二首(其二)

陈墟自古皇,疆野实楚县。

沃野接神畿,荒沟漕淮甸。

民风静而陋,原隰平以远。

我来逢艰岁,禾黍秋色浅。

荒居困蛩蚓,风雨老藜苋。

闭门谢车马,隐几亲笔砚。

马迹巷泥深,庖烟檐日宴。

深居窥老易,妙理殊自玩。

困亨方寸足,夸安劳远愿。

乖离感岁月,老色各满面。

友道古所敦,尺书莫辞倦。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