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游浮玉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浮玉山前路”,点出诗人行经浮玉山的路径,暗示了旅程的起点和山水之美。次句“楼船泊渚沙”则描绘了船只停靠在水边沙滩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蘋香风际草”通过“蘋香”和“风际草”展现了微风吹过湖面,草丛中散发出清香的意境,富有春天的气息。接下来的“杏色雨前花”进一步渲染了春雨将至时,杏花盛开的色彩斑斓,给人以视觉享受。
“閒鳥兼湖淨”中的“閒鳥”和“湖淨”描绘了湖面上悠闲的飞鸟和清澈的湖水,体现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一句“游絲趁岸斜”则捕捉到游丝随风飘向岸边的细节,增添了动态的诗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浮玉山前的春日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以及由此带来的闲适心情。诗人在游历中偶遇此景,得以欣赏春华,流露出内心的喜悦和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