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花前月下的美丽景象。"绀葩乍坼"一句,以富有层次感的词汇勾勒出桃花的繁复与茂密,色彩斑斓而不失温婉。接下来"笑烂漫娇红"则更进一步强调了春日中桃花的鲜明与妩媚之美,这种描述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自然写生,而是融入了诗人对这种景色的情感体验。
"不是春色"一句,暗示着这些花朵所展现的不仅仅是普通的春天颜色,它们更有别样的韵味和深意。接着"换了素妆,重把青螺轻拂"则描写了诗人对桃花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描绘,"换了素妆"可能象征着春天新妆的清新,而"青螺"则是古代妇女用的梳妆用具,这里的"轻拂"显示出一种审美的愉悦。
"旧歌共渡烟江"一句,似乎是在回忆过去与人共同欣赏这桃花时的情景,而"却占玉奴标格"则可能是对某种美好事物或情感状态的留恋和追求。这里的"玉奴"常被用来指代美好的女子或事物。
"风霜峭、瑶台种时,付与仙骨"一句,通过对春日微风和花前细雨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这种景色的神秘感受。"闲门昼掩凄恻"则是一幅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画面。
"似淡月梨花,重化清魄"一句,以淡雅的笔触描绘出月光下梨花的纯净与神秘,而"尚带唾痕香凝,怎忍攀摘"则是诗人对这美好景象的留恋之情,表现了他不愿打扰这种自然之美。
最后"嫩绿渐满溪阴,蔌蔌粉云飞出"一句,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春天山溪两岸绿意盎然和远处浮动着淡淡云雾的画面。"芳艳冷、刘郎未应认得"则是诗人对这美景的赞叹,认为即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刘郎,也无法完全领略这般风流。
整首诗通过对桃花和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