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送子晦宰南安(其一)》。诗中以深情的父辈口吻,对即将南征的儿子表达关怀与期望。开篇“送子南征爱子深”,点明了送别的主题和深厚的父子情感。接着“殷勤听取拙翁吟”,嘱咐儿子在南征途中要倾听老翁的教诲,寓意着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与祝福。
“为儒但有书堪信”一句,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可以让人获得知识与智慧,是为人处世的依据。“试邑元无谱可寻”,则是在提醒儿子,即使到了新的地方,也无需过分依赖既有的规则或模式,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民病盍知渠即我,郡贫应念昔非今”,这两句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地方贫穷状况的关切,强调了身为官员应当体恤百姓,了解他们的疾苦,并且认识到过去与现在的不同,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
最后,“圣门絜矩真良法,彼此秤停要尽心”,引用儒家经典中的理念,强调了遵循圣人之道,公平公正地处理事务,同时在相互交往中尽心尽力,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深情的关怀、智慧的教诲和对社会责任的强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道德观念,是一首充满教育意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