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二)

山人昔与云俱出,俗驾今随水不回。

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我过去常与云同行,如今世俗的车马已随流水不再回头。
幸亏我心中有美好的境界,时常对着画卷独自饮酒欣赏。

注释

山人:诗人自指。
昔:过去。
云俱出:与云同行。
俗驾:世俗的车马。
水不回:如流水不再回头。
赖:依靠,幸亏。
胸中:内心。
佳处:美好的境界。
一樽:一杯酒。
画图:画卷。
开:展开,欣赏。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其二)》。苏轼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景色的深厚情感和个人胸襟的宽广。

"山人昔与云俱出" 一句,通过将山人与云相提并论,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昔”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俗驾今随水不回" 这句话则写出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放弃和超脱,意在表明诗人已决心远离尘嚣,不再随波逐流。这里的“俗驾”指的是普通人所乘坐的车辆,比喻世间的烦恼,而“不回”则表示了坚定的决心。

"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诗人通过饮酒赏画的行为,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精神上的寄托。“一樽”指的是一壶酒,这里代表着一种放松心情的方式;“佳处”则是比喻内心深处那片宁静而美好的世界。"时对画图开",表明诗人在特定的时刻,独自一人欣赏着眼前的山水画卷,那份宁静与满足超越了世间的喧嚣。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于心灵自由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其一)山阴陈迹

当年不识此清真,强把先生拟季伦。

等是人间一陈迹,聚蚊金谷本何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其二)雪溪乘兴

溪山雪月两佳哉,宾主谈锋夜转雷。

犹言不见戴安道,为问适从何处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其三)四明狂客

毫端偶集一微尘,何处溪山非此身。

狂客思归便归去,更求敕赐枉天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又书王晋卿画四首(其四)西塞风雨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

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