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烽

虏骑乘秋入,边烽列障开。

移时传雁塞,发处认龙堆。

火势侵云直,军声动地来。

呼韩知有备,不敢过轮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首句“虏骑乘秋入”,以“虏骑”点明敌军,以“秋入”暗示季节变换,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接着“边烽列障开”,烽火连天,战事迫在眉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边防的紧张局势。

“移时传雁塞,发处认龙堆”,这两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的漫长与艰苦。雁塞和龙堆都是古代边防的重要地标,诗人通过这些地点的转换,展现了战争的广阔范围和持续时间。

“火势侵云直,军声动地来”,这两句直接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火光冲天,如同直插云霄,军号声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震动。这种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战斗之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壮烈。

最后,“呼韩知有备,不敢过轮台”,通过引用匈奴首领的名字,暗示了敌方对明军准备充分的认识,最终选择退避,表现了明军的英勇和智慧。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构思,成功地展现了边疆战争的紧张与激烈,以及明军的英勇与智慧。

收录诗词(208)

岑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边马

天马玉花骢,能争绝塞功。

纵然金作范,不似渥洼中。

老识阴山路,寒嘶大漠风。

频年经百战,辛苦护羌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边草

秋霜凋不尽,野烧亦何为。

大漠连天远,平沙失路歧。

青归胡后冢,白没李陵碑。

久戍王孙老,归期总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边尘

起处不因风,纷纷四望同。

黄云兼扑面,白骨并飞空。

惨淡交河合,微茫玉塞中。

年年积金甲,衰老惜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怀诗(其一)

端州还楚客,百里绝归心。

又溯漓江水,扬帆指桂林。

此行朋从少,到处瘴烟深。

辛苦年年事,知君罢越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