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草

秋霜凋不尽,野烧亦何为。

大漠连天远,平沙失路歧。

青归胡后冢,白没李陵碑。

久戍王孙老,归期总未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边草》,是明代诗人岑徵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荒凉、苍茫的景象,以及戍边将士的孤独与无奈。

首句“秋霜凋不尽,野烧亦何为”,以秋霜和野火起笔,渲染出边塞的凄冷与荒凉。秋霜虽能冻结万物,却无法彻底摧毁生命;野火虽能燃尽一时,却也无意义地燃烧着。这里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屈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与无常。

接着,“大漠连天远,平沙失路歧”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荒芜。大漠与天际相连,显得格外遥远;平沙无垠,道路变得模糊不清,象征着戍边将士在茫茫边疆中迷失方向,孤独无助。

“青归胡后冢,白没李陵碑”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添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青色代表生命的延续,而“胡后冢”暗指战死异域的将士;白色则象征死亡,李陵碑则是为纪念李陵而立。这两句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牺牲的哀悼,以及对他们英勇事迹的铭记。

最后,“久戍王孙老,归期总未知”点明了戍边将士的困境。他们远离家乡,长期驻守边疆,岁月流逝,年华老去,但归家之日遥遥无期。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边疆生活对人的身心摧残,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无奈。

整体而言,《边草》一诗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和历史人物的引用,展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与戍边将士的孤独、牺牲与期待,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208)

岑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边尘

起处不因风,纷纷四望同。

黄云兼扑面,白骨并飞空。

惨淡交河合,微茫玉塞中。

年年积金甲,衰老惜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怀诗(其一)

端州还楚客,百里绝归心。

又溯漓江水,扬帆指桂林。

此行朋从少,到处瘴烟深。

辛苦年年事,知君罢越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寄怀诗(其二)

牂牁西去水,千里共烽烟。

世事已如此,孤怀空复然。

定趋衡岳路,或到夜郎天。

弭节知何处,音书为一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怀诗(其三)

潇湘三载梦,千里不还乡。

八口将何托,孤舟更渺茫。

秋空黄鹄少,天远白云长。

去住怜同病,忧思不敢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