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泛清波摘遍·采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采菱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烟雾缭绕的荻浦、风中摇曳的荷塘、清澈的菱湖秋色,以及采菱人悠扬的歌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烟迷荻浦,风乱荷塘”,开篇即以烟雾和微风渲染出一幅朦胧的景象,荻草在烟雾中若隐若现,荷花在风中轻轻摇摆,展现出一种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剩有菱湖秋色好”,点明了地点和季节,菱湖的秋色格外宜人。
接着,“清歌徐引,唱入湖心更幽悄”描绘了采菱人在湖心悠扬的歌声,歌声与湖水相映成趣,更添一份静谧之美。“邻船少。茎柔涩桨,角刺牵衣,十里澄烟寒碧袅”,通过描写船只稀少、茎叶柔软、桨声轻响、角刺牵衣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水乡的宁静与和谐。
“为爱鲜妍,行过前汀未回棹”,表达了采菱人对菱花的喜爱之情,即使经过了前汀,也未停下手中的棹。“秋渐老。凉欺鸭脚根浮,嫩压鸡头实小”,随着秋天的深入,菱花逐渐凋谢,但依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
最后,“多少莲房菰米,总输莹皎。凭谁道。莫更采向中流,惊他并飞沙鸟。好摘馀花归去,镜台同照”,诗人感慨于菱花的美丽与短暂,希望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珍惜时光,避免打扰到自然界的生灵。同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怀念,希望与爱人一同分享这份美好,如同在镜子前共同照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