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亡妾何氏所遗书画诗

天女化为舍利弗,本无障碍女男身。

散花究竟涅槃觉,学书初学卫夫人。

发愿为吾全写诗,画楼春暖日临池。

空将十纸摹梁鹄,留与家书说卫漪。

鱼山学行覃溪笔,留得书丹在我家。

不写簪花传化度,自然高浑发清华。

月霣风寒注逝川,去年此夕奈何天。

房栊久闭尘凝簟,书画搜遗墨满笺。

儿女悲啼倚灯下,形容绰约步阶前。

更无入梦肠空断,且费扶鸾问散仙。

智师一字五万钱,千字文无人间烟。

旃理临之冰雪仙,忽思铁手拂笺年。

浓艳凝香带叶妍,粉痕墨晕态犹鲜。

而今落尽残红后,读画题诗更惘然。

一枝浓艳发遗香,剩粉残笺空断肠。

色相华严常示现,殿将画谱拾群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晚清时期著名政治家、学者康有为所作,题为《题亡妾何氏所遗书画诗》。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亡妾何氏遗留的书画作品,表达了对她的深深怀念。

首句“天女化为舍利弗”,借用佛教故事,暗示何氏如仙女般超凡脱俗,其艺术才华如同舍利弗般智慧。接着,“散花究竟涅槃觉”象征她通过艺术达到了精神的解脱和觉悟。诗人回忆她初学书法,效仿卫夫人的楷模,展现了她的才情。

“发愿为吾全写诗”表达何氏对诗书的热爱和对诗人的深情,而“画楼春暖日临池”则描绘了她创作时的宁静与美好。然而,这些美好的记忆只能通过“十纸摹梁鹄”来寄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鱼山学行覃溪笔”提及她精进的书法技艺,而“不写簪花传化度”则暗示她的艺术追求超越了世俗,具有更高的境界。诗中还提到“儿女悲啼倚灯下”,描绘了家庭的哀伤氛围,以及诗人自己“扶鸾问散仙”的无奈。

最后,诗人感叹“智师一字五万钱”,赞美何氏的才情价值连城,而“旃理临之冰雪仙”则形容她的作品如冰雪般纯净。全诗情感深沉,通过对亡妾遗物的描绘,传达出对亡者的思念和对艺术的敬仰。

收录诗词(178)

康有为(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郑大鹤同年

海内词人孰正声,画师樗散话居平。

何当麋鹿游台感,又见龙蛇起陆争。

燕乐孤微知石竹,樵风哀艳入琶筝。

西台铁笛曾吹裂,卖药悬壶断此生。

入山惟恐不能深,勾漏罗浮何处寻。

欲问葛翁同徙宅,山樵妙墨有青岑。

身世可堪逢百忧,万方多难竟无休。

死生契沽嗟吾辈,烟雨迷茫话小楼。

形式: 古风

偶感

先德梓乡碑有口,棣华燕市盖曾倾。

浮踪遘共壶天聚,下里偏邀白雪评。

春梦一场供剧哭,花潭千尺感深情。

臣愚自蹈亡身祸,敢向青阊诉不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外物

已能外物知朝彻,未至非人尚夕饥。

惊说凡亡犹噩噩,惯看星陨入非非。

面依墙壁山岩坐,手掷髑髅雷雨飞。

世界八千频往返,可怜万物入于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度泗水望曲阜

汶上昨日见,泗水今午涉。

其广数十丈,深尺度车辙。

岸沙广浩浩,当上泗涨汐。

人可负戴度,小水何足说。

所贵近圣居,喜容动眉睫。

翘首见峄山,峰势犹巀孽。

岂必山水佳,童时耳闻热。

爱屋及其鸟,况先圣过迹。

昔将到鸡足,想瞿昙行乞。

后望伯利恒,想基督游历。

况在洙泗间,夫子日行役。

车马前扬尘,尚想周流迹。

渐瞻曲阜城,日射黄瓦眷。

子怀三十年,今始慰望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