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秋兴六首(其三)

零落栖迟不自由,山城风雨晚登楼。

邻墙枣熟儿童喜,陌上桑姑少妇愁。

月魄阴沉鱼脑减,星河迢递雁声遒。

閒闺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平谷城中的一幅生动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

首句“零落栖迟不自由”,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述说自己的生活状态,如同落叶般飘零,无法自主。接着,“山城风雨晚登楼”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傍晚,诗人独自登上高楼,眺望远方,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孤高的氛围。

“邻墙枣熟儿童喜,陌上桑姑少妇愁。”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人物面对同一景象的不同心情。邻墙的枣子成熟,让孩子们欢欣雀跃;而田间地头的桑树下,年轻的女子却因思念或忧虑而愁眉不展。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也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月魄阴沉鱼脑减,星河迢递雁声遒。”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月亮被乌云遮蔽,星光稀疏,大雁的叫声在辽阔的夜空中回荡,给人一种孤独和遥远的感觉。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最后,“闲闺病起空搓手,三月朝簪不上头。”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受。病愈后的他,在三月的清晨,本应佩戴朝簪以示身份或地位,但此刻却只能空自搓手,暗示了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原有的职位或身份,流露出一种失落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自身命运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平谷秋兴六首(其四)

风物殊乡见亦稀,残荷疏柳水深围。

王官行李愁弹铗,阿谷闺人故浣衣。

荒戍草深秋渐老,故侯瓜熟客忘归。

侧身南望还零涕,晏岁从谁赋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平谷秋兴六首(其五)

忧郁无聊暂息机,吾庐栗里是耶非。

环溪村舍栽乌桕,落日牛羊下翠微。

薄月依云天若梦,百虫啼雨叶低飞。

上陵满目茫茫感,惆怅王孙何处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平谷秋兴六首(其六)

雾阁云楼黯几层,炊粱梦起思腾腾。

愁肠酒汤茶三碗,晞发风微月半棱。

厌乱人方思故业,藏山书拟约良棚。

一瓢随分谋栖息,凫鸟荒陂共夜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庚子年慨时

玉帐牙旗尽将才,潞河军散事堪哀。

荒城晚雨呜胡角,遥野晨星落上台。

井路牵衣宁惜别,重围卸剑正疑猜。

传闻西幸龙鸾队,密遣延秋夜半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