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会渡

山行有常程,中夜尚未安。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山路有固定的行程,半夜时分仍未抵达。
月亮早已落下,陡峭的崖壁让道路显得艰难。
前方的大江波涛汹涌,如同大海般宽阔。
船夫在黑暗中熟练地划桨,歌声笑声在轻波上飘荡。
霜重使树木和石头变得湿滑,风急使手脚感到寒冷。
登船后忧虑重重,攀登山峰更是曲折如万卷。
远远望去,积水之外的星空清晰可见。
远游使人身心疲惫,衰老疾病让我更加惭愧于进食。

注释

山行:山路行走。
中夜:半夜。
微月:微弱的月光。
崖倾:陡峭的崖壁。
大江:宽阔的江面。
溟渤:大海。
篙师:船夫。
理楫:划桨。
霜浓:霜冻严重。
风急:风力强劲。
入舟:登船。
陟巘:攀登山峰。
积水:水面。
众星乾:众多星星清晰可见。
远游:长途旅行。
衰疾:衰老疾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行走于山路上的艰难与险峻,以及乘船渡河时的困顿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 这两句通过微弱的月光和倾斜的山路,表现了夜行的艰险。接着 "大江动我前,汹若溟渤宽" 描述了面对奔腾的江水,诗人感受到了其广阔与力量。

"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乘舟渡河的画面,其中“篙师”指的是操纵船只的人,他们在夜色中默默地掌控着航道,而诗人则是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对待这次旅行。

然而,随后的 "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又展现了天气的严寒和旅途中的艰辛。"入舟已千忧,陟巘仍万盘" 强调了乘船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

最后,"迥眺积水外,始知众星乾" 这一句诗人在远离尘嚣后,方能静下心来仰望星空,而 "远游令人瘦,衰疾惭加餐" 则是对长期旅行带来的身体消耗和精神压力的一种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水阁朝霁奉简严云安

东城抱春岑,江阁邻石面。

崔嵬晨云白,朝旭射芳甸。

雨槛卧花丛,风床展书卷。

钩帘宿鹭起,丸药流莺啭。

呼婢取酒壶,绩儿诵文选。

晚交严明府,矧此数相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水宿遣兴奉呈群公

鲁钝仍多病,逢迎远复迷。

耳聋须画字,发短不胜蓖。

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

小江还积浪,弱缆且长堤。

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

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

童稚频书札,盘餐讵糁藜。

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

高枕翻星月,严城叠鼓鞞。

风号闻虎豹,水宿伴凫鹥。

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

蹉跎长泛鹢,展转屡鸣鸡。

嶷嶷瑚琏器,阴阴桃李蹊。

馀波期救涸,费日苦轻赍。

支策门阑邃,肩舆羽翮低。

自伤甘贱役,谁悯强幽栖。

巨海能无钓,浮云亦有梯。

勋庸思树立,语默可端倪。

赠粟囷应指,登桥柱必题。

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水槛

苍江多风飙,云雨昼夜飞。

茅轩驾巨浪,焉得不低垂。

游子久在外,门户无人持。

高岸尚如谷,何伤浮柱攲。

扶颠有劝诫,恐贻识者嗤。

既殊大厦倾,可以一木支。

临川视万里,何必阑槛为。

人生感故物,慷慨有馀悲。

形式: 古风

楚山经月火,大旱则斯举。

旧俗烧蛟龙,惊惶致雷雨。

爆嵌魑魅泣,崩冻岚阴昈。

罗落沸百泓,根源皆万古。

青林一灰烬,云气无处所。

入夜殊赫然,新秋照牛女。

风吹巨燄作,河棹腾烟柱。

势欲焚昆崙,光弥焮洲渚。

腥至焦长蛇,声吼缠猛虎。

神物已高飞,不见石与土。

尔宁要谤讟,凭此近荧侮。

薄关长吏忧,甚昧至精主。

远迁谁扑灭,将恐及环堵。

流汗卧江亭,更深气如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