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卢监

兰亭人寂几何年,著我糟丘亦冗员。

寻访雪溪无酒债,主张禊帖有诗权。

千岩秀处书如堵,五月凉时藕似船。

只么拍浮真足矣,底须妄想到花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兰亭静寂已多少年,我也成了多余的人。
寻找雪溪却无酒债可还,主持禊事聚会却有作诗的权利。
在千岩秀美的地方写字像筑墙,五月凉爽时荷花如舟浮水面。
只是随意漂浮就足够了,何必妄想靠近花边。

注释

兰亭:指兰亭集会之地。
寂:寂静。
几何:多少。
冗员:多余的人。
雪溪:可能指清澈的溪流。
酒债:欠下的酒钱。
主张:主持。
禊帖:古代的一种庆祝春日的活动,常伴有诗文。
诗权:作诗的权力。
千岩秀处:风景优美的山岩。
书如堵:写字多得像一面墙。
五月凉时:夏季凉爽的时候。
藕似船:比喻荷花盛开如舟。
拍浮:随意漂浮。
真足矣:已经足够了。
底须:何必。
妄想到花边:不切实际地幻想接近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方岳的作品,题为《次韵卢监》。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怀念之情感的诗句。

"兰亭人寂几何年":这里的“兰亭”指的是会稽兰亭,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在山西汾州(今山西省临汾市)建造的一处园林。诗人提起这个地方,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寂和时间流逝的感慨。

"著我糟丘亦冗员":这里“糟丘”指的是酒糟堆积的地方,意指诗人曾与朋友在此饮宴欢聚,而今皆成过往。"冗员"则是形容词,用来比喻诗人的职务或身份,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寻访雪溪无酒债,主张禊帖有诗权":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寻找自然之美,以此自娱。"雪溪"指的是清澈的山谷溪流,"酒债"则是比喻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和往日饮宴之乐。"主张禊帖"可能是指诗人书写或编辑诗歌,"有诗权"则意味着诗人在文学上自有一番地位和影响力。

"千岩秀处书如堵,五月凉时藕似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中的景象。"千岩秀处"形容山中美丽的风光,而“书如堵”则是说诗人的书法作品在这里堆积如同城墙,显示出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精湛和热爱。"五月凉时"指的是夏日清凉之时,而"藕似船"则形容山中溪水蜿蜒曲折,如同一艘小舟在流动。

"只么拍浮真足矣,底须妄想到花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目前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无忧无虑的态度。"只么拍浮"可能是指诗人随波逐流,无需过多考虑世俗纷争,而“真足矣”则表示这种生活已然让诗人感到心满意足。"底须妄想到花边"则是说,甚至不需要去想象那些华丽的虚幻之物,只要享受眼前这个简单而美好的现实即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往事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叶兄云崖

以酒为乡墨作庄,厓寒云亦为诗忙。

春山药草谁同斸,云径梅花只自香。

竹不碍山青入户,藓缘谢客绿侵床。

岂无枫叶吴江句,夜雨何时稻韭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叶宗丞约游括苍

一诗不了苍州债,曾泊春沙问水程。

山自强如吾郡好,酒今闻有括滩清。

文章未得半分力,故旧难忘少日情。

已斸莓苔新种竹,恐无辞与此君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田园居

带郭林塘尽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

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刘架阁和予壬寅入局诗

入开图籍底须钳,谁校蓬山三万签。

有竹两窗聊下榻,为梅一笑几巡檐。

虎头食肉亦安用,熊掌与鱼那得兼。

好事人来勤载酒,纵无奇字不渠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