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田园居

带郭林塘尽可居,秫田虽少不如归。

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城郊的树林和池塘都适宜居住,虽然稻田不多,但还是想回家。
半数竹林在五亩荒烟中独立,明亮的月光下,房子被四周的山峦环绕。
夕阳下,牛犊悠闲地吃草,秋色中菊花盛开,螃蟹肉质鲜美。
老农和溪边的朋友常来访,习惯于他们的到来,唯恐有人来时不要关上柴门。

注释

带郭:靠近城墙。
林塘:树林和池塘。
尽可居:非常适宜居住。
秫田:高粱田。
不如归:不如回家。
荒烟:稀疏的炊烟。
竹中半:竹林的一半。
明月:明亮的月亮。
一间:一间小屋。
山四围:四周都是山。
草卧:牛犊在草地上休息。
夕阳:傍晚的太阳。
菊留:菊花留下。
蟹螯肥:蟹肉丰满。
园翁:田园老翁。
溪友:溪边的朋友。
过从惯:常来往习惯。
怕有人来:担心有人来访。
莫掩扉:不要关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归隐田园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和平淡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带郭林塘尽可居”,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居所,林塘旁边,即使有郭城相伴,也足以安居乐业。接着,“秫田虽少不如归”表明诗人虽然田地不多,但对家园的眷恋胜过一切。

“荒烟五亩竹中半,明月一间山四围”,这里描绘了一幅田园风光图。荒烟袅袅,五亩竹林之中,月色洒满,一间小屋被连绵的山峦所环抱,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居住环境。

“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则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美好描写。诗人在夕阳下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恩赐。

最后,“园翁溪友过从惯,怕有人来莫掩扉”,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期待和欢迎,以及一种开放的心态。园中老翁(即诗人自己)与溪边的友人习以为常的相聚,让他害怕有亲朋好友来访时门扉被关上,错过了美好的相聚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细腻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次韵刘架阁和予壬寅入局诗

入开图籍底须钳,谁校蓬山三万签。

有竹两窗聊下榻,为梅一笑几巡檐。

虎头食肉亦安用,熊掌与鱼那得兼。

好事人来勤载酒,纵无奇字不渠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刘簿祷雨西峰(其二)

爱民端与共胞胎,消得黄金为筑台。

一道香烟随牒去,五更风雨入诗来。

雪灯字暗心犹在,霜叶衫枯首独回。

气格老苍能过我,柴门不厌为君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牟监簿斋宫

蛮触追奔竞一豪,市朝酣战万灵鼍。

斋房只在秋山外,吟卷自随明月多。

问字人须烦谢绝,敲门僧亦莫谁何。

竹宫曾见神君否,且乞天瓢为挽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次韵红蕉

霜林蕉叶尚横陈,不易禁寒夜向晨。

以貌取人通体似,其心如我别般春。

两年开就花何晚,千里移将句有神。

待学伊蒲修净供,自烹菡萏当猩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