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凤栖寺

十载重游古凤栖,莲宫新绕绿杨堤。

欲谈世事佛无语,不管客愁禽自啼。

苔滑空廊妨散步,尘昏老壁失留题。

僧家田地邻家种,菜甲春风绿满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十年后再访古老的凤栖地,莲宫周围新添了绿色杨堤。
想谈论世事佛却默不作声,任凭旅人愁绪自鸟鸣中传递。
青苔覆盖的空廊妨碍了漫步,旧墙上尘埃掩盖了往日的题诗。
僧人的田地与邻居相连,春天的蔬菜在田野里一片翠绿。

注释

十载:十年。
古凤栖:古老的凤栖地。
莲宫:供奉莲花的庙宇。
绿杨堤:环绕着绿色杨树的堤岸。
世事:世间之事。
佛无语:佛像沉默不语。
客愁:旅人的忧愁。
禽自啼:鸟儿自然地鸣叫。
苔滑:青苔使地面湿滑。
空廊:空荡的走廊。
散步:漫步。
老壁:旧墙壁。
失留题:失去了昔日的题字或留言。
僧家田地:僧人的田地。
邻家种:被邻居种植。
菜甲:蔬菜的新芽。
春风绿满畦:春天的绿色蔬菜遍布田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的《游凤栖寺》。诗中描绘了诗人时隔十年再次游历凤栖寺的情景。首句“十载重游古凤栖”表达了诗人对旧地重游的感慨和对过去的回忆。接下来的“莲宫新绕绿杨堤”写出了寺内环境的变化,莲宫(可能指佛殿)周围新添了绿杨环绕的堤岸,显得生机盎然。

“欲谈世事佛无语”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超脱,诗人试图与佛交谈以解世间困惑,但佛却保持沉默,这反映了佛家的禅意和诗人内心的沉思。而“不管客愁禽自啼”则通过鸟鸣声反衬出诗人的孤独和客居他乡的愁绪。

“苔滑空廊妨散步,尘昏老壁失留题”描绘了寺内环境的古老和寂静,空廊上的青苔使散步变得困难,而曾经题写诗句的老墙壁也因岁月而显得斑驳,失去了往日的痕迹。

最后两句“僧家田地邻家种,菜甲春风绿满畦”描绘了寺周边的田园风光,僧人耕种的田地与相邻的农户相连,春天里蔬菜生机勃勃,一片绿色,展现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凤栖寺的风貌和诗人的情感变化,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当下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122)

真山民(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 籍贯:处州丽水

相关古诗词

蜜蜂

酿成百花脾,聊尔了口腹。

人知口中甘,谁料腹中毒。

形式: 五言绝句

题永嘉梦草堂

留得斯堂万古名,江山不敢闭英灵。

池光曾染吟边墨,草色犹如梦里青。

南浦诗香流未歇,东家魂冷唤难醒。

当时园柳俱尘迹,惟有鸣禽尚可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真宗奉圣祖玉清昭应宫十一首(其八)亚、终献用《冲安》

太初非有体,至道本无声。

降迹临下土,成功陟上清。

至仁敦动植,丕绪启宗祊。

紫禁承来格,鸿基保永宁。

发祥垂诞告,致孝荐崇名。

广乐伸钦奉,储休固太平。

形式: 排律

上仁宗英宗徽号一首.入门升殿用《显安》

于穆仁祖,宠绥万方。执竞英考,迄用成康。

图徽宝册,有烈其光。庶几亿载,与天无疆。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