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其一)

秦郎文字固超然,汉武凭虚意欲仙。

底事秋来不得解?定中试与问诸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他以次韵的形式回应参寥师寄给秦太虚的三首绝句中的第一首。诗中赞扬了秦郎(秦太虚)的文字才华超凡,暗示其如同汉武帝一般追求仙道,表达了对秦君科举未能高中进士的关切和疑惑。

"秦郎文字固超然",诗人首先称赞秦太虚的文字出众,具有超脱世俗的非凡气质。"汉武凭虚意欲仙",通过提及汉武帝这个历史上追求长生不老的帝王形象,暗指秦郎也有类似的心境,渴望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

然而,"底事秋来不得解?"诗人不解的是,为何秦君在秋天(寓意收获或转变的季节)未能如愿以偿,未能解开科举之谜,实现他的抱负。最后,"定中试与问诸天",诗人建议秦君在静心冥想(定中)的状态下,向天地神明寻求答案,表达出对朋友困境的关心和期待解答的虔诚。

整首诗寓言巧妙,既赞赏秦郎的才情,又寄寓了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苏轼诗歌的哲理性和人情味。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苏子由

春去春来冬复冬,几思虚论未缘逢。

歙溪道赏兄遗迹,勿少龙泓一老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四牛图颂(其二)

改换毛衣了,从兹不自由。

只知今日事,忘却旧时牛。

步步虽同辙,昂昂不转头。

四山成隔阔,相逐没时休。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四牛图颂(其三)

瞥尔家栏里,回头识得伊。

不须常管带,取次倒横骑。

似客归家日,如儿得母时。

平田荒草里,吹唱哩啰哩。

形式: 偈颂

和佛印

久仰真风扬四海,今朝邂逅欲生莲。

法灯晃耀皆蒙照,佛印灵玄孰可传。

诸子丛林禅里老,十方尘刹上中天。

烁迦罗眼周三际,豁破群迷量廓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