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老者的生活情景。首句“萧萧白发满乌巾”,形象地刻画出主人公的苍老与淡泊,白发斑驳,乌巾映衬,流露出岁月的痕迹。第二句“不会趋时任客嗔”,则展现出他的不慕名利,不因仕途的邀约而改变心境,即使客人责怪,也无动于衷。
第三、四句“种菜每令除宿草,煮茶常自拾枯薪”,进一步描绘了他亲自劳作,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坚守。流水声“屋头溅溅响”,溪边梅花“树树春”,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恬淡与喜悦。
最后两句“寄语儒林赵诗伯,好收风月作比邻”,诗人以友人的身份,劝诫或期望赵诗伯能够像他一样,享受自然之美,将风月之景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保持心灵的亲近。整首诗通过日常琐事,传达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宁静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