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方蒙章

古道日以寡,新知宁不欢。

与子别城隅,恻恻还山间。

高窗落寒木,白雁飞河干。

凉风改秋序,永夜衣裳单。

十梦九见君,不自知其端。

白璧照路衢,过者皆盘桓。

谅无千尺绳,系我心与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寄方蒙章》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古道日以寡”描绘了一条日渐荒凉的道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情的淡薄,为全诗奠定了哀伤的基调。接着,“新知宁不欢”则在对比中表达了对新交朋友的期待与欢愉,但紧接着的“与子别城隅,恻恻还山间”,通过与友人的离别,流露出深深的不舍与悲伤。

“高窗落寒木,白雁飞河干”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寒木与白雁的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下来,“凉风改秋序,永夜衣裳单”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冷清与夜晚的漫长,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随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深刻。

“十梦九见君,不自知其端”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频繁梦中相遇,以及这种梦境对其内心产生的强烈影响,体现了思念之深。最后,“白璧照路衢,过者皆盘桓”以比喻的手法,将友情比作照亮道路的白璧,即使路过的人也会因之停留,强调了友情的珍贵与持久。而“谅无千尺绳,系我心与肝”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用物质或言语维系长久友谊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真挚友情的深深渴望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以及在离别与思念中对真挚情感的执着追求。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入高峡怀梁药亭

两厓气争高,千仞皆竦峙。

上窥摩苍穹,下视裂地纪。

丛峰互奔辏,乱石相触抵。

棱棱树牙角,跃跃列虎兕。

有如两敌国,各自坚壁垒。

汪洋牂牁江,到兹伏不起。

我来霜雪后,木落见山髓。

篙痕在半壁,石路或倾圮。

缅想涨未消,崩腾复何似。

维天有设险,今则胡须此。

江海无波澜,雄图怅已矣。

扬舲玩苍翠,吹笛娱心耳。

宁忧峡路长,所恨风潮驶。

人生何以乐,佳游对知己。

知己各西来,一帆念东指。

思同山上石,独立望君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游七星岩

立马眺平芜,萧萧见苍壁。

不知何处云,飞作兹山石。

嵯峨各异势,纷诡非一色。

旁通类户牖,中虚成室宅。

藤根上郁盘,石乳下涓滴。

时闻钟磬鸣,宛若仙源隔。

灵峰互亏蔽,微径缘空隙。

颇疑混沌初,有此机巧迹。

遨游兹已屡,岁月真如掷。

川原无古今,世事空畴昔。

徘徊倚层巅,北风感行客。

形式: 古风

登罗浮

八桂秘南经,双山雄粤望。

伟哉昔所闻,于今觏其状。

弥天列青霭,绝地联层嶂。

掩苒草木平,陂陀溪谷壮。

谁言盛积阻,极目何超旷。

云峦时绝续,泉声日奔放。

飞楼候朝暾,倒影排溟涨。

相传蓬岛来,夐矣陶唐尚。

事往诚莫稽,迹湮理无妄。

捣禽应臼杵,喑虎怀仁让。

虫书篆符竹,蝶化遗衣桁。

繄维羽人宅,信此馀风畅。

阴崖饶异产,神药滋盖藏。

名遗炎帝书,类绝嵇含访。

伊昔休明会,位与王侯抗。

时勤玉玺封,未昧高山向。

望秩礼久虚,旱魃人犹仰。

我来仲夏月,溽暑阳方亢。

卧闻夜来雨,飞出龙池上。

何因霈九州,苍生企灵贶。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宿宝积寺

跻险力未疲,白日停西峰。

将酌石上泉,迤逦投云松。

幽寺肃古苔,绝壁悬高窗。

列席就清阴,开襟面凉风。

石床倚林标,远眺千里江。

原野渐微没,井邑方空濛。

今古一朝暮,宇宙何终穷。

茫茫大梦内,往哲留其踪。

聊为命觞壶,冥寄开心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