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罗浮

八桂秘南经,双山雄粤望。

伟哉昔所闻,于今觏其状。

弥天列青霭,绝地联层嶂。

掩苒草木平,陂陀溪谷壮。

谁言盛积阻,极目何超旷。

云峦时绝续,泉声日奔放。

飞楼候朝暾,倒影排溟涨。

相传蓬岛来,夐矣陶唐尚。

事往诚莫稽,迹湮理无妄。

捣禽应臼杵,喑虎怀仁让。

虫书篆符竹,蝶化遗衣桁。

繄维羽人宅,信此馀风畅。

阴崖饶异产,神药滋盖藏。

名遗炎帝书,类绝嵇含访。

伊昔休明会,位与王侯抗。

时勤玉玺封,未昧高山向。

望秩礼久虚,旱魃人犹仰。

我来仲夏月,溽暑阳方亢。

卧闻夜来雨,飞出龙池上。

何因霈九州,苍生企灵贶。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罗浮山的登临之感,展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深思。开篇“八桂秘南经,双山雄粤望”以罗浮山的地理位置引出主题,暗示其在南方的重要地位。接着,“弥天列青霭,绝地联层嶂”描绘了山峰连绵、云雾缭绕的壮观景象,展现出罗浮山的雄伟与神秘。

“掩苒草木平,陂陀溪谷壮”则细腻地刻画了山间植被丰富、溪流蜿蜒的自然风光,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人进一步感慨“谁言盛积阻,极目何超旷”,表达了对罗浮山虽有险阻却景色开阔的赞美。

“云峦时绝续,泉声日奔放”通过动态的云雾变化和潺潺的泉水声,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韵律的自然氛围。诗中“飞楼候朝暾,倒影排溟涨”更是将视觉与时间巧妙结合,展现了日出时分楼阁与水面倒影的美丽画面。

“相传蓬岛来,夐矣陶唐尚”引用神话传说,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事往诚莫稽,迹湮理无妄”则转向对历史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

“捣禽应臼杵,喑虎怀仁让”、“虫书篆符竹,蝶化遗衣桁”等诗句,通过动物、植物等自然界的细节,展现了罗浮山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最后,“繄维羽人宅,信此馀风畅”点明了罗浮山与古代仙人的关联,强调了其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罗浮山的自然景观,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壮丽的自然世界之中。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宿宝积寺

跻险力未疲,白日停西峰。

将酌石上泉,迤逦投云松。

幽寺肃古苔,绝壁悬高窗。

列席就清阴,开襟面凉风。

石床倚林标,远眺千里江。

原野渐微没,井邑方空濛。

今古一朝暮,宇宙何终穷。

茫茫大梦内,往哲留其踪。

聊为命觞壶,冥寄开心胸。

形式: 古风

游黄龙洞

春草夏更长,洞门蔼馀绿。

晨兴理孤策,衣露时沾渥。

缅邈睇众峰,逶纡赴长谷。

粼粼涉溪影,萧萧翳岩竹。

风磴炫杂花,云潭乱双瀑。

沫雨晴骤飞,游鳞清可掬。

荒宫久榛莽,石岸多隈曲。

方齐昔人踪,兹焉遂幽筑。

形式: 古风

冲虚观

浮生无百年,脆质今二毛。

言寻仙人居,焉惮登陟劳。

褰衣遵涧曲,辍棹逾平皋。

轻风澹馀云,仰见岩岫高。

真宫敞峻宇,飞陛临层霄。

群峰列垣墉,众壑潨溪桥。

石池曜红蕖,乳窦凝金膏。

猿鸟分夜鸣,林泉声相遭。

缅怀著书人,丹砂乐南交。

幽洞俯日月,天路流云璈。

虑释神必凝,理得形自超。

安知后来者,澹荡非吾曹。

形式: 古风

赠别朱子蓉

石鼓响枯桐,琥珀拾纤芥。

声气各有期,类聚焉足怪。

夫子本世胄,弱冠怀慷慨。

著书东溪阳,四海方横溃。

抗志师古人,屈身惭后代。

昨来匡庐顶,更蹑罗浮背。

中夜见朝曦,陵高阅九派。

清旷惬奇怀,浩涆资挥洒。

长揖王侯前,矩步炎州外。

虽抱柳下和,无伤首阳隘。

蹇予卧丘园,贞疾恒不瘥。

握手涉旬时,方舟更逾迈。

高曲虽和稀,宿心为一快。

如何万里别,复此三秋届。

草木变以衰,溪山明可画。

去燕恋匹俦,归雁投蒲稗。

离居易永久,触物多叹喟。

何时御轻风,相寻越江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