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别洪七峰》是清代诗人沈光文所作,通过诗中描绘与友人洪七峰的离别场景,展现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鹭岛初来便识君,东山又共学耕耘。”以鹭岛和东山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初次相遇洪七峰时的喜悦,以及后来两人共同学习、努力耕作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共同成长的经历。
颔联“发肤无恙悲徒老,著述方成悔欲焚。”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对自己著作完成后的反思,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无奈,也有对作品可能存在的遗憾或不满。
颈联“忽作闲心同倦鸟,俄焉长揖别高云。”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倦鸟,即将与高云(象征地位或成就)告别,形象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尾联“从今只合言于野,理乱都将置不闻。”表明诗人决定今后只关注自然界的言论,不再关心世事的纷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与友人的离别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自我反思的深入以及对自然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