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百舌”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谗言者在君主身边游说的情景。通过“百舌复百舌,间关弄春晴”的描绘,展现了众多谗言者在春日里活跃,他们的言语如同鸟儿的鸣叫,交织成一片,影响着君主的判断。接着,“谗臣在君侧,巧语谁为听。”两句直指主题,点明了谗言的危害,以及这些巧言令色之人的话语往往无人能辨其真伪,君主可能因此受到误导。
整体而言,此诗借物抒情,寓言深刻,不仅揭示了古代宫廷中谗言的危害,也反映了诗人对君主识人用人之道的担忧。语言精炼,寓意深远,是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关注政治、反思社会现象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