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竹林深处杜鹃啼,两岸青青草色齐。
欲识人间真罨画,朱藤倒影入清溪。
在这首诗中,刘焘以独到的眼光捕捉了自然之美。他选取的景象是竹林深处的杜鹃啼叫声,以及两岸青草齐整的画面。"竹林深处杜鹃啼"一句,不仅传达出鸟鸣的声音,更通过这种声音带出了竹林的幽静和深远。而"两岸青青草色齐"则是对景色的描绘,草色之所以能用"齐"字来形容,是因为诗人捕捉到了春天万物复苏时草色的一致与和谐。
至于"欲识人间真罨画,朱藤倒影入清溪"这两句,则是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描绘。"罨画"在这里被用来比喻自然之美,它超越了人工的刻意雕琢,而呈现出一种更加纯粹和真实的美。朱藤倒影入清溪,则是这种自然美的一种具体体现,水中的倒影与岸上的景物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实和纯粹美感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独到的见解。
不详
聚作梨梢白,轻争柳絮狂。
夜来花里宿,通体牡丹香。
古木森森覆墓亭,大农祠在古桐城。
后来为政应千辈,能使斯民独有情。
地势如披掌,天形似覆盘。
三星罗户牖,北斗挂阑干。
晚色芙蕖静,秋香桂子寒。
更无山碍眼,剩觉水云宽。
夜宿雾山雾,晨茹芝山芝。
年来嗜好衰,但与青山宜。
登临意未惬,出户车已脂。
王事有期程,爱山岂余私。
崎岖田野间,食寝将安之。
天寒未落日,税驾忽在兹。
二山已陈迹,兹处尤新奇。
翠竹与黄花,一一对山扉。
对景自忘言,若与予心期。
眠云饱山色,那得困与饥。
山僧喜我来,迎我留新诗。
我有爱山痴,山僧知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