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鸣风片乱,溜冻冰条直。

夜久忽无声,傍檐时淅沥。

青薪焰方吐,红灯花欲滴。

闭阁有馀温,蒙衾兀重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夜晚室内与室外的对比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夜的静谧与温暖的室内生活。

首句“窗鸣风片乱”,以风声的杂乱开始,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寒冷与动荡。接着,“溜冻冰条直”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室外的严寒,冰条在冷风中显得格外坚硬挺直。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感,让人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寒冷与寂静。

“夜久忽无声,傍檐时淅沥”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的静谧。随着夜色的深沉,外界的声音逐渐消失,只有偶尔的雨滴声从屋檐传来,增添了几分宁静与神秘。这种由动到静的变化,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接下来,“青薪焰方吐,红灯花欲滴”两句,将视线转向室内。青色的木柴在火炉中燃烧,火焰跳跃,散发出温暖的光芒;而红灯的烛光摇曳,仿佛快要滴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色彩的对比,不仅描绘了室内的温暖与舒适,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享受与满足。

最后,“闭阁有馀温,蒙衾兀重席”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室内温暖的直接感受。关闭的门后是多余的温暖,覆盖着被子的身躯在厚重的席上静静地躺着,这种描述既体现了对身体舒适的感受,也流露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巧妙地描绘了冬夜内外环境的差异,以及室内生活的温馨与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简单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收录诗词(18)

圆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勤灭宗

出家旅殊乡,同里为骨肉。

况乃情所厚,而兹忽分躅。

清霜彫广野,露立冻群木。

日暮行子身,溪谷映餐宿。

吾闻含德者,凝视养玄瞩。

疾进气虽锐,久践途乃熟。

岁晏能复来,青灯共寒屋。

形式: 古风

赠玉龙曾道士画龙头

乖龙逃雨走,急落西山陬。

缩入画仙笔,雷公不能搜。

画仙有墨池,尺水涵十洲。

俗龙作玄骨,骑入尘寰游。

我求写龙真,画仙许我否?

形全恐飞去,为君且画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次韵陪星子胡主簿游报先寺

木栖与渊蟠,所性各有适。

顾余丘壑恋,大药不医癖。

青山亦可人,乍见如素识。

森然一窗下,献此万丈碧。

簿领三秦英,轩昂谢尘迹。

壮龄已叠组,旧阀况列戟。

洁身粉黛侧,僧榻群面壁。

国鼎笔可扛,天机锦自织。

停骖偶相值,顾问借颜色。

东风吹芳原,众卉竞春日。

远郊农饷起,烟屋香芋栗。

牛鸣雨陇寒,释耒泥溅膝。

良时一游豫,能不念民疾。

二宫山水窟,屦钵恬食息。

含羞目崭绝,讵意陪履屐。

终期凌苍巅,一视空八极。

形式: 古风

送建昌黄绮秀才踰淮教授

还山羞听紫芝歌,旅馆千门讲四科。

绛帐未悬知己少,黑裘渐敝阅人多。

秋风白下沾巾别,落日青淮照影过。

莫对饭盘嗔苜蓿,桑榆虽暖易蹉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