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

前日西行别翰林,为我开尊饮之酒。

高冠满坐皆贤豪,谈笑喧呼时各有。

自惭流落疏游陪,十载江湖成浪走。

主人名重闻四夷,典册高文推大手。

发挥六艺无遗精,考黜百家如拉朽。

顾我昏冥闻道晚,代谢春秋四十九。

当年击节效金注,此日强颜同木偶。

事功未省成尺寸,廪禄惟思校升斗。

会须归去老东陂,鼓腹含饴逐尧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前天我向西行告别翰林,他为我斟满酒杯共饮。
满座都是高冠贤豪,谈笑风生各自显豪情。
我自感惭愧,作为流浪者陪伴他们,十年来漂泊江湖无定所。
主人声名远播,四海皆知,著作丰富,堪称大家。
他对六艺研究透彻,驳斥百家如摧枯拉朽。
我晚景凄凉,对大道的理解迟来,已过四十九个春秋。
当年我曾赞赏他的见解,如今勉强微笑,如同木偶。
一事无成,功业微小,只关心俸禄能否增加。
将来定要回归东陂养老,享受悠闲生活,像尧那样的老人。

注释

翰林:古代官职,负责起草诏令。
开尊:斟满酒杯。
贤豪:有才德的杰出人物。
流落:飘泊,不得志。
江湖:泛指四处漂泊的生活。
典册:重要的书籍或文献。
六艺:古代教育的六种基本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
考黜:考核并贬斥。
代谢:更迭,交替。
击节:赞赏,击掌表示赞同。
木偶:比喻机械、无生气的样子。
事功:事业和功绩。
廪禄:官吏的俸禄。
东陂:地名,可能指诗人归隐的地方。
尧叟:尧,古代贤君,这里指年老的隐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的次韵和之作,通过对前日与翰林宴饮的回忆,表达了对主人学识渊博、人品崇高的敬仰,同时也感慨自己多年漂泊,未能在事业上有所建树。诗中提到主人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以及自己晚景的谦逊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击节”和“木偶”自比,既有对过去的追忆,又有对自己当前境况的自嘲。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阶段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期待。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郁林观三言诗刻

犯惊涛,航溟渤。披宿莽,屐崛岉。愒槃石,解簪韨。

挹飞泉,醒心骨。挥高论,谢俗物。思古人,忽终日。

足饮酣,清思逸。即绝壁,试奇笔。千万言,苍鲜没。

后有人,为吾拂。

形式: 古风

济上夜泊寄杜秘教

十幅蒲帆一竹篙,随流逐浪我心劳。

几程烟水秋光远,半夜星河天气高。

正想黄陂何淼淼,可怜禹渎更滔滔。

犹欣明发谐相见,愿奉清言散郁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秋日天平驿书事

孤馆无人慰寂寥,感时情抱楚旌摇。

纵横著物秋声起,早晚连空杀气消。

衰鬓已同潘骑省,壮心犹羡霍嫖姚。

誓江义勇吾家事,不得提戈静虏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赴任南康将经九江游二林先寄交代关屯田

平生山水有心期,今得军麾慰所思。

我欲因行访莲社,君应未讶过瓜时。

若逢胜槩终朝住,兼领闲僧到处随。

莫遣迎新吏人至,云间泉畔不相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