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末女作家吕碧城所作的《杂感十首(其五)》。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夕阳西下,诗人重游旧地,内心充满愁绪,仿佛连灵魂都为之断肠。"未到斜阳已断魂",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深深怀念和此刻的哀伤之情。
"重来愁绝旧朱门",朱门代表昔日繁华,如今却只剩落寞,加重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接下来,诗人借杜鹃鸟啼血的形象,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杜鹃啼尽斑斑血",杜鹃鸟的啼声凄厉,鲜血洒在桃花上,却难以留下痕迹,象征着诗人的情感无法被时间冲淡,反而如杜鹃血般鲜明,却又无声无息地消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象征和寓言的手法,通过夕阳、朱门、杜鹃和桃花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与哀愁,展现了清末女性作家独特的抒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