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鹤唳

海天寥寥禾黍秋,人籁已息烟雾收。

数声鹤唳草堂静,何苦更向咸阳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初闻鹤唳》由宋代诗人沈辽所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开篇“海天寥寥禾黍秋”,以辽阔的海天与成熟的稻谷为背景,营造出秋季特有的宁静与丰收之感。接着,“人籁已息烟雾收”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仿佛连自然界的声响都已沉寂,只有轻烟缓缓散去,更加凸显出周围环境的清幽。

“数声鹤唳草堂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通过鹤的啼鸣打破了草堂的宁静,但这种打破并非带来喧嚣,反而增添了诗境的生动与和谐。鹤唳之声在空旷的环境中回荡,既显得悠远又不失清雅,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最后,“何苦更向咸阳游”一句,诗人借鹤唳之景抒发了对远离尘嚣、向往宁静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与对过往繁华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收录诗词(420)

沈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毅公赋谢仙

常爱金泉谢自然,题诗多在蕊珠篇。

玄洲灵草自有种,西郭故人还作仙。

飞驭飘摇谁可想,断云流散世空怜。

锦江何处无由到,乞与齐谐异日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李正甫喜雨

朝来灵雨下岩阿,秋气欢声到处多。

顿起西畴千顷稻,斩新南浦万重波。

乍欣胜意闲寻赏,晚得高吟更作魔。

憔瘁病夫毛骨爽,匡床坐听四明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和李泰叔

一身已与世相违,宁假虚名竹帛垂。

老去读书聊自遣,病多饮药倚支持。

长因斜日增离恨,却有秋风慰所思。

屡辱高吟不即报,使来多值欲眠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清顺

世事咄咄非余知,常爱天籁林中吹。

子云老来亦嗜酒,秦女屡典钗头螭。

不忮不求自得趣,不知梅萼生南枝。

昨日偶寻北山去,清旷正直穷冬时。

道人相恼更题诗,信道匡鼎解人颐。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