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其二)

暂兹袖公补天手,谁能钳我谈天口。

挹斗酌海两相逢,天风吹入无何有。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的《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奇特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首句“暂兹袖公补天手”,以“袖公”这一形象,暗示了诗人对补天之术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这里的“补天手”象征着修复世界、解决世间问题的能力,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改变现状、实现理想社会的渴望。

接着,“谁能钳我谈天口”一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由表达思想、畅谈宇宙奥秘的渴望。这里的“谈天口”比喻为探讨宇宙真理、发表见解的自由,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探索和思想交流的重视。

“挹斗酌海两相逢”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想象。通过将“斗”(北斗星)与“海”(大海)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宇宙交融的景象,寓意着人类知识的无限性和探索宇宙的可能。

最后,“天风吹入无何有”一句,以“天风”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力量或灵感,将人带入一个超越现实、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无何有”则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不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虚无之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通过想象和思考,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自由、知识探索以及宇宙奥秘的深刻思考和浪漫想象,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对于精神世界和宇宙真理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与孟能静饮联句复和三首(其四)

何必水边看丽人,何必水晶行素鳞。

曲阜桥边同一醉,杭州城里两閒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其六)六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采采东篱迹易寻,悠然见处孰知心。

也曾目送飞鸿否,谁不能挥叔夜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丁酉元日年七十一(其二)

扶胥湾口铁山头,汗漫空为万里游。

一第仅如晁济北,万诗堪继陆严州。

可用老扶灵寿杖,也曾亲到结邻楼。

馀生无所求于世,今世何人识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左顾保叔塔右顾雷峰塔并南北高峰塔为四

四山角立四浮屠,绝似双林竞宝珠。

万古一丸拿不去,夜深朗月浸澄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