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碧桃花下定相寻,道我铂魂恐不禁。
岂有容如明月好,祇缘情比绿波深。
痴云未散终成雨,顽铁能磨尚作针。
就使春残秋更艳,莫添无益祇伤心。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孙原湘的《花下》,通过对碧桃花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碧桃花下定相寻”,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的深深思念,决定在桃花盛开的地方寻找对方。次句“道我心魂恐不禁”,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忐忑与期待,担心自己的情感难以自控。
接下来,“岂有容如明月好,祇缘情比绿波深”运用比喻,将对方的美丽比作明亮的月亮,表达其超凡脱俗;而自己对对方的感情则深似碧波,寓意深情且持久。诗人进一步通过“痴云未散终成雨,顽铁能磨尚作针”来强调决心,即使痴情如云未消,也会坚定如铁,执着追求。
尾联“就使春残秋更艳,莫添无益祇伤心”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设想,即使春天过去,秋天依然美丽,但他不愿因无果的努力而徒增伤感,希望感情能有所收获,而非只是空留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花为背景,寓言深刻,情感真挚,体现了孙原湘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入微的情感表达。
不详
一字长真,晚号心青,自署姑射仙人侍者。清嘉庆十年(1805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不久得疾返里不出,先后主持玉山、毓文、紫琅、娄东、游文等书院讲席,学生多有成就。他擅诗词,主张“性情为诗之主宰”。又工骈、散文,兼善书法,精画梅兰、水仙。诗文与同时期的王昙、舒位鼎足,并称“后三家”或“江左三君”。著有《天真阁集》
恻恻东风透骨寒,罗衣映雪五铢单。
焦心守定香边誓,忍泪偷从烛后弹。
凄婉笛声三五夜,玲珑花影一重阑。
蜘蛛送喜鹃啼恨,此刻情悰恰两难。
绝不相思思转深,隔年看见到如今。
飞花着雨犹粘树,残线临风强度针。
事秘怕人偏料得,梦醒还自费追寻。
如何邂逅翻羞涩,心在郎边眼在心。
茜子红杉水样柔,轻寒恻恻下帘钩。
肌肤越显娇如雪,丰韵偏宜瘦似秋。
为我关心犹强笑,妮他回首却微羞。
但令蜜味中边满,幽恨原非药可瘳。
青粉墙头碧玉檐,柳条金嫩罩纤纤。
似无人在空飞絮,疑有风来忽卷帘。
清脆铃声兼语细,模糊花气杂香甜。
情深那用多相见,犹恐金堂未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