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柴门三叩略从容,感激聊酬大耳公。
常日驱牛趁春雨,人前元不似英雄。
这首诗是宋代孙应时的《读通鉴杂兴·其四》。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阅读历史书籍时,对于那些英雄人物的深切感悟和自我反省。
"柴门三叩略从容,感激聊酬大耳公。"
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读史过程中的心情。"柴门三叩"指的是古代访友时轻敲柴门的礼节,这里用来比喻诗人阅读历史书籍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恭敬和谨慎。"略从容"则表明了诗人在阅读时的心境,是一种淡定而平和的状态。"感激"二字传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而"聊酬大耳公"则是指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大耳公"特指三国时期的关羽,以其忠义著称。
"常日驱牛趁春雨,人前元不似英雄。"
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自我状态的反思。"常日驱牛"描绘了一种平凡的农夫生活,而"趁春雨"则给这种生活增添了一份急促和紧迫感。最后一句"人前元不似英雄"显露出了诗人的自谦与自省,他在历史伟人的光辉映照下,深刻体会到自己平凡的生活与那些英雄形象之间的差距。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自己的平凡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以及对历史知识的一种敬畏之心。
不详
莫怪新亭泣楚囚,王公原不办中州。
石头门外千年恨,他日相思一涕流。
建安社稷看文举,正始风流倚太初。
天地一身无处著,诸人休苦恨狂疏。
南山击缶正乌乌,东市匆匆坐一书。
说道中兴无过事,太阳侵蚀总缘渠。
簿书流汗走君房,那得狂奴故意降。
努力诸公了台阁,不烦鱼雁到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