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三)

神心遗魏阙,中想顾汾阳。

肃景怀辰豫,捐玦剪山糃。

时惟清夏始,云景暧含芳。

月阴洞野色,日华丽池光。

草合亭皋远,霞生川路长。

端坐闻鹤引,静瑟怆复伤。

怀哉泉石思,歌咏郁琼相。

春塘多迭驾,言从伊与商。

衮职眷英览,独善伊何忘。

愿辍东都远,弘道侍云梁。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自然景色与怀古之情的诗篇。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山野风光图。

"神心遗魏阙,中想顾汾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向往之地,是古代的名胜——魏阙和汾阳,这里的“神心”与“中想”皆强调内心深处的怀念。

"肃景怀辰豫,捐玦剪山糃。"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肃景”、“怀辰豫”都显示出一种庄重而又温馨的情感,而“捐玦剪山糃”则是具体的动作,表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态。

"时惟清夏始,云景暧含芳。月阴洞野色,日华丽池光。" 这四句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美好景象,“清夏”、“云景暧”、“月阴洞野色”、“日华丽池光”都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柔和宁静的画面。

"草合亭皋远,霞生川路长。端坐闻鹤引,静瑟怆复伤。" 这四句则是诗人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安慰,“草合”、“霞生”都是对景色的细腻描绘,而“端坐闻鹤引”则表现了诗人的宁静与孤独。

"怀哉泉石思,歌咏郁琼相。春塘多迭驾,言从伊与商。衮职眷英览,独善伊何忘。" 这六句表达了对古人古事的深切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泉石思”、“歌咏郁琼相”都是诗人的情感流露,而“春塘多迭驾”则是景物描写与怀古情绪交织。

最后两句"愿辍东都远,弘道侍云梁。" 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祝愿和向往,希望能够离开尘世的喧嚣,寻找一片净土去实践自己的理想与信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古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以及对美好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四)

睿心重离析,歧路清江隈。

四面寒飙举,千里白云来。

川长别管思,地迥翻旗回。

还顾昭阳阙,超远章华台。

置酒巫山日,为君停玉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五)

桂楼飞绝限,超远向江歧。

轻云霁广甸,微风散清漪。

连连绝雁举,渺渺青烟移。

严城乱芸草,霜塘凋素枝。

气爽深遥瞩,豫永聊停曦。

即已终可悦,盈尊且若斯。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六)

念深冲照广,业阐清化玄。

端仪穆金殿,敷教藻琼筵。

船湛轻帷蔼,磬转芳风旋。

卷辔栖道树,方津棹法舷。

归兴凭大造,昭途良易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七)

玄冬寂修夜,天围静且开。

亭皋霜气怆,松宇清风来。

高琴时以思,幽人多感怀。

幸藉汾阳想,岭首正徘徊。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