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子清明前陪王丞度新岭

一百五日熟食节,七十一曲下山坡。

寒暄相逢旧人少,风雨欲尽新林多。

青岩不辞挂春霭,白鸟何处生沧波。

途泥同兴不同调,我懒且休君更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在第一百五十个熟食节这一天,我们沿着七十一曲山路下坡。
昔日熟悉的朋友们稀少,风雨过后新树林却繁茂了许多。
青色岩石上挂着春天的雾气,白色的鸟儿不知从哪里飞来,在波涛中起舞。
虽然我们都对旅途充满兴致,但心情和节奏各不相同,我懒散不愿唱,就让君你继续吧。

注释

熟食节:节日名,指特定的日子。
七十一曲:形容山路曲折。
寒暄:见面时的问候。
风雨欲尽:风雨即将停止。
新林:新生的树林。
青岩:青色的岩石。
春霭:春天的雾气。
白鸟:白色的鸟。
途泥:旅途中的泥土。
同兴不同调:虽然有共同的兴趣,但各有各的心境。
懒且休:懒得动,暂且休息。
更歌:再唱一首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前后诗人与友人王丞一同游历新岭的情景。首句"一百五日熟食节"点明了时间,即寒食节后不久,人们开始吃熟食以纪念先人。"七十一曲下山坡"则写出山路曲折,他们一路向下而行。

"寒暄相逢旧人少"表达了在风雨中,遇见的老朋友不多,更多的是新环境中的自然景色。"风雨欲尽新林多"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新绿的树林生机盎然。

"青岩不辞挂春霭"写的是青山如黛,春雾缭绕,增添了山色的朦胧美。"白鸟何处生沧波"则借白鸟的形象,暗示了水天一色的开阔景象。

"途泥同兴不同调"揭示了尽管他们共享游兴,但各有心事,情绪并不完全相同。最后,诗人以"我懒且休君更歌"表达了自己的疲惫和对友人歌声的欣赏,流露出一种随性自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与友人的互动,体现了宋末元初文人士大夫的闲适与感慨。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正仲复有倒和春愁曲之作依次奉答

渐老之日来垂垂,已去之日不可追。

伤春畏老两作恶,世事尝与愁人随。

忽得君家遣愁具,行歌日日春溪路。

不知愁绪逐诗来,更惜芳颜被春误。

王孙草暗谁重游,曲江痛哭穷参谋。

燕骑琵琶渭城酒,居人不觉行人愁。

行人欲归痿念起,白发逢春心未死。

水流花落无处寻,燕去鸿来何日已。

溪村此日更萧然,强笑为君呼酒船。

黄鸡唤日不待晓,蟠桃一熟三千年。

草间管乐真浪语,鸟雀应门蓬柱宇。

祗馀平世畎亩心,夜半吴吟泣风雨。

高人与虎能同居,壮士断蛇应不殊。

年高渐欲置忧患,每赖君语相调娱。

昔日刘郎悲放逐,看花惆怅春无绿。

何如今日春愁曲,烂醉徉狂白云谷。

形式: 古风

石湖范至能尝作姑恶词以为妇怨非天下之为妇者所愿闻故作续姑恶词以广之

姑恶姑不恶,人言姑恶人岂知,为姑作妇百不辞。

妇在姑尚可,妇死姑方悲。

恐伤姑意不敢违,化作异物鸣无时。

姑不恶,姑不恶,怨姑还当被姑责。

但愿生身复作妇,死别不如生见乐。

形式: 古风

饥旱

旱风烁我肤,饥火煎我肠。

春夏犹自可,入秋始难当。

簪珥陡顿尽,衾裯纤细将。

夺从女奴手,并入米客囊。

但冀喘息延,敢忧生理妨。

山州古硗瘠,岁计仰苏杭。

发地流玉粒,浮天驾牙樯。

如何水后郡,翻籴浙东粮。

行路急促促,人情沸皇皇。

焦枯望一雨,禬祷愿千方。

云气亦偃蹇,魃妖转炎扬。

浮生想有属,沈忧聊暂忘。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交秋不雨

淤水飞成雨,焦田灌作秋。

江潮双趼底,伏腊两肩头。

虾螺知何罪,蛟龙自不忧。

吴儿有高廪,正荡采菱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