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一)

芙蓉香卸桐阴薄。水窗未雨凉先觉。何处理秋裳。

月高砧杵长。袂罗新恨悄。展转屏山晓。

长是卷帘时。翠禽相对飞。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诗名为《菩萨蛮·其一》,作者是宋代的卢祖皋。这是一首描绘深秋夜晚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小令,其语言优美,意境幽深。

芙蓉香卸桐阴薄:

这里通过芙蓉花的香气和桐树叶子的阴影来描绘一个初秋的景象。芙蓉,指荷花,这里可能是借指秋天的某种植物,其香气飘散,使得桐树下形成一片薄薄的阴凉区域。

水窗未雨凉先觉:

诗人通过水边的窗户来感受那即将到来的秋风和雨带来的清凉。这里“未雨”意味着还没有下雨,但是诗人的情感已经在这宁静的夜晚预感到了一丝凉意。

何处理秋裳:

这是对上述景象的一种感慨,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如何去安排或是处理这一季节的衣物,即秋天穿戴的问题。这里“何处理”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有着一份无奈与迷茫。

月高砧杵长:

夜深了,月亮升高,砧杵的声音在空旷中回响得更为悠长。这里的“砧杵”可能是指织布机或其他家居生活中的声音,使人感到一种孤寂与宁静。

袂罗新恨悄:

诗人穿着轻柔的衣物,心中却充满了新的忧愁和不满,这些情感在夜深人静时悄然升起。这里“袂”指的是袖子,“罗”是细软的丝织品,而“新恨”则表达了一种新生的、无法言说的哀伤。

展转屏山晓:

诗人在清晨时分,走到屋前的屏风旁边,或许是去感受那即将破晓的天光,也或许是在寻找心中的宁静。这里“展转”形容诗人的行动,是一种缓慢而沉思的状态。

长是卷帘时:

在这样的夜晚,时间似乎变得特别漫长,而诗人却只是在卷起窗前的帘子,这个动作可能是为了更好地隔绝外界,也可能是在调整自己内心的情绪。

翠禽相对飞:

绿色的鸟儿在空中飞翔,它们成双成对,或许给了诗人一些思考,关于生命的和谐与美好的愿望。这一幕增添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这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内心世界。每一个景象都承载着诗人的情感,每一次呼吸都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也是对人生况味的一种独特感悟和表达。

收录诗词(109)

卢祖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次夔。南宋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刊入“彊村丛书”,凡96阕。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8首

  • 字:申之
  • 号:蒲江
  • 籍贯:永嘉(今属浙江)
  • 生卒年:约1174—1224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其二)

烛房花幌参差见。疏帘镇日萦愁眼。巫峡小山屏。

梦云犹未成。带霜边雁落。双字宫罗薄。

二十四阑干。夜来相对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其三)

翠楼十二阑干曲。雨痕新染蒲桃绿。时节又黄昏。

东风深闭门。玉箫吹未彻。窗影梅花月。

无语只低眉。闲拈双荔枝。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谒金门(其一)

风不定。移去移来帘影。一雨林塘新绿净。

杏梁归燕并。翠袖玉屏金镜。日薄绮疏人静。

心事一春疑酒病。鸟啼花满径。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谒金门(其二)

兰棹举。相趁落红飞去。一隙轻帘凝睇处。

柳丝牵不住。昨日翠蛾金缕。今夜碧波烟渚。

好梦无凭窗又雨。天涯知几许。

形式: 词牌: 谒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