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

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

形式: 古风 押[御]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而深沉的怀念之情。开篇“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两句,通过对过去时光细雨中的闲话与共倚栏杆的情景,唤起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这里诗人借水流之变迁,抒发了对时间易逝和事物无常的感慨。水象征着不断流动的时间和生活,它在过去下的楼,现在又流向了哪里?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对于变迁与离别的深切体验。

“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这一联中,诗人通过“恨”字表达了自己的哀伤之情。春天的野草繁茂,就像无尽的忧愁一样。而“事与孤鸿去”,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迷茫局势的担忧,通过那离飞的孤鸿来形象地表达。

最后,“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这两句中,诗人以楚国之岸边的垂柳作为背景,描绘了它的繁茂与无尽,就如同别离之愁一样充塞心头。这里“穷”字有极尽的含义,而“纷若絮”则形容愁绪交织,不可开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往昔难寻以及离别之痛的深切情感。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题池州弄水亭

弄水亭前溪,飐滟翠绡舞。

绮席草芊芊,紫岚峰伍伍。

螭蟠得形势,翚飞如轩户。

一镜奁曲堤,万丸跳猛雨。

槛前燕雁栖,枕上巴帆去。

丛筠侍修廊,密蕙媚幽圃。

杉树碧为幢,花骈红作堵。

停樽迟晚月,咽咽上幽渚。

客舟耿孤灯,万里人夜语。

漫流罥苔槎,饥凫晒雪羽。

玄丝落钩饵,冰鳞看吞吐。

断霓天帔垂,狂烧汉旗怒。

旷朗半秋晓,萧瑟好风露。

光洁疑可揽,欲以襟怀贮。

幽抱吟九歌,羁情思湘浦。

四时皆异状,终日为良遇。

小山浸石棱,撑舟入幽处。

孤歌倚桂岩,晚酒眠松坞。

纡馀带竹村,蚕乡足砧杵。

塍泉落环佩,畦苗差纂组。

风俗知所尚,豪强耻孤侮。

邻丧不相舂,公租无诟负。

农时贵伏腊,簪瑱事礼赂。

乡校富华礼,征行产强弩。

不能自勉去,但愧来何暮。

故园汉上林,信美非吾土。

形式: 古风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

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一溪通四境,万岫绕层霄。

鸟翼舒华屋,鱼鳞棹短桡。

浪花机乍织,云叶匠新雕。

台榭罗嘉卉,城池敞丽谯。

蟾蜍来作鉴,螮蝀引成桥。

燕任随秋叶,人空集早潮。

楚鸿行尽直,沙鹭立偏翘。

暮角凄游旅,清歌惨泬寥。

景牵游目困,愁托酒肠销。

远吹流松韵,残阳渡柳桥。

时陪庾公赏,还悟脱烦嚣。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题宣州开元寺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阑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形式: 古风

题桐叶

去年桐落故溪上,把笔偶题归燕诗。

江楼今日送归燕,正是去年题叶时。

叶落燕归真可惜,东流玄发且无期。

笑筵歌席反惆怅,明月清风怆别离。

庄叟彭殇同在梦,陶潜身世两相遗。

一丸五色成虚语,石烂松薪更莫疑。

哆侈不劳文似锦,进趋何必利如锥。

钱神任尔知无敌,酒圣于吾亦庶几。

江畔秋光蟾阁镜,槛前山翠茂陵眉。

樽香轻泛数枝菊,檐影斜侵半局棋。

休指宦游论巧拙,秪将愚直祷神祇。

三吴烟水平生念,宁向闲人道所之。

形式: 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