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贤所作的《和陶诗·儗古九首(其九)》,它以陶渊明的风格为蓝本,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人生观。首句“作诗陶吾情”表明诗人借诗歌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接着“岂谓观风采”暗示通过诗歌能展现个人的风度和才情。诗人自谦“句工拙,吟罢不复改”,表示对自己的作品颇为自信,即使有不足也不轻易改动。
接下来引用鲁仲连的故事,表达对权势的不屑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鲁连耻帝秦,乃欲蹈东海”。诗人将自己比作鲁仲连,不愿在朝廷中屈就,宁愿选择隐逸的生活。他进一步强调自己的立场:“顾我席上珍,不聘还相待”,意思是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有自我坚守的价值。
最后两句“思唯正路由,遁世夫何悔”点明了诗人的人生选择,认为遵循内心的正道,即使遁世也无怨无悔。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自由、淡泊名利的追求,以及对传统士大夫价值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