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元鲁山(其八)

当今富教化,元后得贤相。

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

幽埋尽洸洗,滞旅免流浪。

唯馀鲁山名,未获旌廉让。

二三贞苦士,刷视耸危望。

发秋青山夜,目断丹阙亮。

诱类幸从兹,嘉招固非妄。

小生奏狂狷,感惕增万状。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在当今这个文化昌盛的时代,元朝皇后得到了一位贤明的宰相。
宰相的心如冰般清澈,洞察古代的衰微,他的建议像霜一样清冷,能清除远处的障碍。
深藏的美德得以洗涤,滞留的旅人不再漂泊无依。
只有鲁山的名字留存下来,未能得到表彰和推荐的廉洁之士。
少数忠诚而刻苦的人,目光坚定地眺望着高远的希望。
在秋天的青山之夜,他们遥望京城的宫殿,充满期待。
这样的引荐是幸运的,美好的邀请并非虚幻。
我这个狂放不羁之人,对此深感触动,心中充满各种感慨。

注释

富教化:文化昌盛。
元后:元朝皇后。
贤相:贤明的宰相。
冰心:比喻宰相的清澈之心。
霜议:清冷的建议。
幽埋:深藏的美德。
旌廉让:表彰廉洁之士。
贞苦士:忠诚而刻苦的人。
丹阙:京城的宫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理想中贤良的追求与现实中的落差感慨。"当今富教化,元后得贤相"表达了对当前政治清明、得以贤才辅佐君主的希望。接下来的"冰心镜衰古,霜议清遐障"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的纯洁和远大的志向,但却被现实中的种种阻碍所遮挡。

"幽埋尽洸洗,滞旅免流浪"表达了对那些不为世人所知、埋没在尘土中的人才的同情,以及希望他们能够脱离俗世的羁绊。"唯馀鲁山名,未获旌廉让"则是诗人提及特定的地点——鲁山,而自己却未能获得任何荣誉或赏识。

下半首"二三贞苦士,刷视耸危望"描写了那些品德高尚但遭遇困顿的士人,他们不断地仰望着远方,寄托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发秋青山夜,目断丹阙亮"则是通过秋夜的青山和遥远的宫阙来渲染一种孤寂与沉思的情怀。

"诱类幸从兹,嘉招固非妄"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并给予积极召唤的人或事物的感激之情。最后"小生奏狂狷,感惕增万状"则是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的狂热与不羁,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事态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499)

孟郊(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字:东野
  •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 生卒年:751~814

相关古诗词

吊元鲁山(其九)

黄犊不知孝,鲁山自驾车。

非贤不可妻,鲁山竟无家。

供养耻佗力,言词岂纤瑕。

将谣鲁山德,赜海谁能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吊元鲁山(其十)

遗婴尽雏乳,何况骨肉枝。

心肠结苦诚,胸臆垂甘滋。

事已出古表,谁言独今奇。

贤人母万物,岂弟流前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吊卢殷(其一)

诗人多清峭,饿死抱空山。

白云既无主,飞出意等闲。

久病床席尸,护丧童仆孱。

故书穷鼠啮,狼藉一室间。

君归新鬼乡,我面古玉颜。

羞见入地时,无人叫追攀。

百泉空相吊,日久哀潺潺。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吊卢殷(其二)

唧唧复唧唧,千古一月色。

新新复新新,千古一花春。

邙风噫孟郊,嵩秋葬卢殷。

北邙前后客,相吊为埃尘。

北邙棘针草,泪根生苦辛。

烟火不自煖,筋力早已贫。

幽荐一杯泣,泻之清洛滨。

添为断肠声,愁杀长别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