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弦一德(其二)

风生于无,而归于无。窍受不同,人闻亦殊。

众窍之鸣,风鸣之夫。众形之役,化役之于。

风不能鸣,众窍毕逋。化不能役,众形息吁。

形式: 四言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以风为线索,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类感知之间的关系。开篇“风生于无,而归于无”描绘了风的无形无象,既从虚无中生发,又最终消散于虚无之中,体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深邃。接着,“窍受不同,人闻亦殊”指出不同的孔窍对同一事物的感受各不相同,暗示了个体感知的主观性。

“众窍之鸣,风鸣之夫”进一步阐述,众多孔窍的共鸣实际上是由风所引发,强调了自然现象与个体体验之间的联系。随后,“众形之役,化役之于”则将视角转向万物的变化,指出万物的运动皆由变化所驱动,而变化本身又仿佛在役使着万物。

“风不能鸣,众窍毕逋”和“化不能役,众形息吁”两句话形成对比,前者说明即使风无声,但通过孔窍的共鸣,仍然能产生声音;后者则指出即使变化存在,但万物的静止状态同样是一种存在形式。整首诗通过这些对比和比喻,深刻地探讨了自然与人类感知、变化与静止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哲学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33)

胡一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四弦一德(其三)

地上阳窒,客阴来胁。和为雨溢,地下阴密。

客阳来胁,散为风疾。雨从天降,风从地出。

形式: 四言诗

四弦一德(其四)

飞鸟为阳,食也果粱。天阳气尝,走兽为阴。

食也刍粮,地阴气将。

形式: 四言诗

吴兴九里石塘即事

路出桑阴尽,澄湖野望赊。

菱歌依岸柳,舟影入芦花。

烟起迷村白,云移见日斜。

异乡风景在,羁客倍思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隐沦

白鹤山前住,居然一隐沦。

豆苗分别圃,槲叶护南邻。

荣启良多乐,原思不厌贫。

床头春酒熟,一醉月华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