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

栖乌哑哑近南陌,绣户重扃声不隔。

情知无梦到关西,坐对孤灯忆行客。

问尔撩人夜夜啼,何不自家头莫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以“乌夜啼”为题,通过描绘夜晚乌鸦的叫声,营造了一种寂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乌鸦赋予情感,使其成为触发诗人思绪的媒介。

首句“栖乌哑哑近南陌”,描绘了乌鸦在夜晚栖息的情景,其叫声在南边的路上回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环境。接着,“绣户重扃声不隔”,写出了乌鸦的叫声穿透了封闭的绣户,仿佛与外界保持着某种联系,尽管被门扉阻隔,但声音依然能够传递出去,暗示着内心的渴望或思念。

“情知无梦到关西”,表达了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通过梦境与远方的亲人相聚,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绪。“坐对孤灯忆行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独自坐在昏暗的灯光下,回忆起远行的旅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两句“问尔撩人夜夜啼,何不自家头莫白”,以乌鸦的啼叫为引子,提出了一个反问:既然乌鸦能夜夜啼叫,为何不自己保持青春,避免头发变白呢?这里不仅是对乌鸦的戏谑,也是诗人对自己或他人在面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时,如何保持内心年轻、积极面对生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以及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

收录诗词(716)

李云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马篇

边城八九月,北风号枯枝。

白马谁家子,往来阴山陲。

左右佩双鞬,出入拥龙旗。

策名壮士籍,曾受天子知。

羽书昨夜至,虏骑犯金微。

驱马出塞门,一军生光辉。

一战摧前锋,再战破重围。

日暮休我兵,胡笳惨以悲。

男儿赴国难,何以身家为。

不断单于臂,宁裹马革归。

形式: 古风

珠江曲(其一)

江边杨柳绿,江上藕花肥。

玉溆鸳鸯戏,金塘翡翠飞。

时闻采莲曲,唱入荔枝矶。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珠江曲(其二)

溪桥箫鼓闹,江路锦云铺。

彩鹢双双并,游龙两两俱。

齐乘潮水涨,来戏海中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珠江曲(其三)

小姑撑小艇,来往越江滨。

溪月裁眉出,川云学鬓分。

微风柳下起,吹动石榴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