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佘育的《重过大梁坡台废寺有感》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怀旧的画面。首句“古寺无僧门半扃”,写出了寺庙的破败与寂寥,僧人已去,仅剩半掩的门扉,暗示着曾经的热闹与现今的落寞对比鲜明。次句“重来往事暗伤神”表达了诗人重游旧地时,内心深处涌起对过往时光的深深感慨和哀伤。
第三句“一株残柳犹青眼”,以残柳的形象比喻寺庙虽颓废,但仍有生命力,那株青翠的柳树仿佛还保留着往日的记忆,犹如一双“青眼”注视着过往的人和事。最后一句“似识当年系马人”,柳树似乎还能认出那些曾在此驻足、系马的故人,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废寺的景象和残柳的寓意,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沉思以及对人事更迭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