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

春去寻常事,胡为独抱冤。

血流明月树,声碎夕阳村。

思妇频惊梦,游人欲断魂。

天涯愁听汝,况复有啼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子规》由明代诗人许炯所作,通过对子规鸟啼声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

首句“春去寻常事”,以平和的语气开篇,点出春天的离去是自然界中再普通不过的现象。然而,紧接着的“胡为独抱冤”一问,却将情感导向了更为复杂的情绪层面,似乎在质疑为何只有子规鸟在春天离去时感到如此哀伤。

“血流明月树,声碎夕阳村。”这两句运用了强烈的视觉与听觉意象,将子规鸟的啼叫声与月光下的树木、夕阳下的村庄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美的画面。子规鸟的啼声仿佛在月光下流淌,又在夕阳中破碎,既表现了声音的动听,也暗示了情感的悲切。

“思妇频惊梦,游人欲断魂。”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将子规鸟的啼声与人类的情感联系起来。思妇因鸟鸣而惊醒美梦,游人则几乎要被这声音击溃心灵,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自然之美的同时,内心深处的触动与共鸣。

最后,“天涯愁听汝,况复有啼猿。”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不仅关注子规鸟的啼叫,还加入了啼猿的元素,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生动。天涯之人听到子规鸟的啼叫,心中满是愁绪,更何况还有啼猿的加入,使得这份愁绪更加难以排解。

整首诗通过子规鸟的啼声,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命哀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110)

许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怀何檗樵

迢递人千里,飘零酒一杯。

京华同作客,湖海独归来。

壁暗张华剑,苔荒郭隗台。

江南无去使,谁寄陇头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登壮哉亭二首(其一)

陶公留胜迹,此日共登临。

壮士冲冠气,孤臣报国心。

郊原荒垒在,松桂古祠深。

时有灵风至,萧萧吹暮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壮哉亭二首(其二)

百战几人在,千秋见此亭。

阵前曾饮血,身后尚图形。

乡国无烽火,将军有墓铭。

龙泉土花蚀,犹带旧痕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夜读黄庭

隐几读黄庭,芭蕉滴露清。

一帘秋月色,四壁夜蛩声。

渐觉道心重,能令世虑轻。

古来真隐者,天下不知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