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黄鲁直效进士作二首(其二)款寨来享

蠢尔氐羌国,天诛亦久稽。

既能知面内,不复议征西。

斥堠销兵火,边城息鼓鼙。

输忠修贡职,弃过为黔黎。

雪满流沙静,云沉太白低。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难齐。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翻译

愚蠢的氐羌之国,上天的惩罚也拖延许久。
既然已经知晓内部问题,不再讨论征讨西方之事。
侦察和警戒解除,战事消停,边城不再响起战鼓。
忠诚地履行进贡职责,抛弃过错,为了黎民百姓。
大雪覆盖着寂静的流沙,云层低垂,太白星显得更低。
两位伟大的君主治理国家,他们的盛德超越古今,难以匹敌。

注释

蠢尔:形容愚蠢。
氐羌国:古代的少数民族。
天诛:上天的惩罚。
久稽:拖延。
知面内:了解内部问题。
征西:征讨西方。
斥堠:侦察兵。
销兵火:停止战争。
边城:边境城市。
息鼓鼙:停止战鼓声。
输忠:忠诚奉献。
修贡职:履行贡品职责。
弃过:抛弃过错。
黔黎:百姓。
雪满流沙:大雪覆盖沙漠。
太白低:太白星(古人认为是天狼星)位置低垂。
二圣:两位圣明的君主。
治:治理。
盛德:高尚的品德。
难齐:难以相比。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壮丽景象与和平盛世的诗歌。诗人以深厚的历史感和对边疆安宁的美好祝愿,展开了这幅画卷。

"蠢尔氐羌国,天诛亦久稽。既能知面内,不复议征西。"

这里诗人提及古代的氐羌民族,以及他们曾受到天罚长达不绝的历史现实。然而现在,能够深刻理解内部安定之重要,不再去讨论向西扩张的事宜。这几句表明了对内政稳定的重视,以及对外部征伐行为的放弃。

"斥堠销兵火,边城息鼓鼙。输忠修贡职,弃过为黔黎。"

诗人接着描绘了一种军事活动减少、边疆安宁的景象。"斥堠"是古代边塞的防御工事,"销兵火"意味着战争的熄灭。而"边城息鼓鼙"则形容了边城的警报之声已经停息,人们不再担心战乱。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和平与安定的生活状态。接着"输忠修贡职"表示对忠诚守护边疆之责的坚持,"弃过为黔黎"则意味着对于过去的错误行为进行反思,以利于百姓。

"雪满流沙静,云沉太白低。"

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壮观的自然景象。"雪满流沙静"让人联想到边疆的广袤沙漠在雪后变得异常安静,而"云沉太白低"则是对远方山脉上空中云层的形容,给人一种深邃而庄严的感觉。

"巍巍二圣治,盛德古难齐。"

最后两句,诗人赞誉了两位圣明君主的伟大统治和崇高美德,这种盛世难以比拟,是历史上的罕见。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安宁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圣明君主治理之德的赞颂,表达了一种对于内外和平、国家强盛与人民幸福的深切期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馀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

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妍。

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

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绮裘。

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

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侯。

且倒馀樽尽今夕,睡蛇已死不须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范景仁和赐酒烛诗复次韵谢之

笙磬分均上下堂,游鱼舞兽自奔忙。

朱弦初识孤桐韵,玉琯犹闻秬黍香。

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亦我愧真长。

此生会见三雍就,无复寥寥叹未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刘贡父春日赐幡胜(其一)

宽诏随春出内朝,三军喜气挟狐貂。

镂银错落翻斜月,剪綵缤纷舞庆霄。

腊雪强飞才到地,晓风偷转不惊条。

脱冠径醉应归卧,便腹从人笑老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