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我赋蜡梅什,吁嗟何独梅。

天衢谁谓高,富贵容奸回。

世路可怜窄,岩穴定奇瑰。

刘蕡策如虹,李合方为魁。

汉帝称盛礼,太史不得陪。

楚亦多大夫,灵均葬江隈。

天马絷四足,悲鸣谩徘徊。

楩楠遇拙匠,血指成弃材。

高冈凤呜姿,灶下随烟埃。

泛观无不尔,可叹化为灰。

我欲劝处子,无庸画红腮。

我欲劝朝士,无庸巧相媒。

时来鸡犬仙,势去金石摧。

置器戒如斗,酌酒当如淮。

陶陶醉乡中,壮心休自颓。

小视造物者,令与儿辈偕。

浩气塞天地,容易毋悲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再和》,通过对蜡梅的描绘,诗人寓言深远,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首句“我赋蜡梅什,吁嗟何独梅”以蜡梅起兴,感叹为何只有梅花遭受不公。接下来,“天衢谁谓高,富贵容奸回”暗指官场黑暗,权贵包庇邪恶。诗人感慨世路艰难,“岩穴定奇瑰”则赞美坚守正道的人才。

诗人提及刘蕡、李合等历史人物,他们才华横溢却遭遇不幸,暗示了人才被埋没的现象。“汉帝称盛礼,太史不得陪”进一步强调了权力的偏颇。“楚亦多大夫,灵均葬江隈”借屈原之例,表达对贤能被贬的同情。

“天马絷四足,悲鸣谩徘徊”比喻有志之人被束缚,无法施展。“楩楠遇拙匠,血指成弃材”则批评社会对人才的浪费。诗人告诫世人,“置器戒如斗,酌酒当如淮”,要淡泊名利,保持清醒。

最后,诗人鼓励年轻人不要追求表面的繁华,“无庸画红腮”、“无庸巧相媒”,并提醒自己和他人要有坚韧的意志,“壮心休自颓”。诗人以豪气收尾,表达出对命运无常的豁达态度,劝人不必过于悲哀,应与造物者共进退,展现出积极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678)

郑刚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抗金名臣。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于世

  • 字:亨仲
  • 籍贯: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
  • 生卒年:1088年—1154年

相关古诗词

后圃石榴初为夏日所暴得秋雨所烂易落雀又从而窃之树间日以彫疏顾其馀尚可侑吾小饮因成一诗而摘取之

初见累累小圃中,鼠偷雀啄树将空。

久遭日暴皮先罅,未借霜寒子半红。

爽味尚堪供齿颊,清浆聊可润心胸。

小篮亲摘提取便,聊得铺排荐饭钟。

形式: 七言律诗

孙立之以酴醾奉太守赠二绝予戏用其韵(其一)

玉笛晓寒梅片舞,谁可更将春事付。

薰然璀璨卧东风,亦是小轩清绝处。

形式: 七言绝句

寺前书院中寄季平

已投幽僻避尘坌,更向檐头著小门。

满案韦编供白昼,一炉柏子对黄昏。

后生秀爽惭无补,旧学荒凉喜再温。

此外清愁是何许,杜诗韩笔少人伦。

形式: 七言律诗

岁暮

顽风动高空,阴云压平野。

霰雪跳珠玑,历乱击疏瓦。

袖手对寒窗,寂寞如噤哑。

良朋莫相过,谁可慰怀者。

岂不念得醉,倾壶绝馀泻。

火销灯烬残,一被不踰踝。

天道无私穷,其穷则命也。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