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舍人墨竹

我本山野人,夙抱烟霞疾。

何处惯经行,松篁与泉石。

晴窗偶看琅玕图,淋漓醉墨倾金壶。

崇冈怪石相高下,冷雨疏烟半有无。

数竿晴,渭川日暖春风轻。

数竿老,嶰谷千年霜雪饱。

数竿敧,楚江岁晚寒风吹。

数竿侧,淇澳秋深雨萧瑟。

千竿万竿难尽名,林峦髣髴清风生。

交枝直干平安态,劲节虚心君子情。

对此怡然乐清赏,抚卷无言发遐想。

烟雨濛濛语鹧鸪,诗怀长在湘江上。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仲煇所作,题为《题王舍人墨竹》。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墨竹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形态与韵味。

首句“我本山野人,夙抱烟霞疾”,诗人自述其山野之性,对自然美景有着深深的向往。接着,“何处惯经行,松篁与泉石”则点明了他常游之地,是松竹环绕、泉水潺潺的山水之间。

“晴窗偶看琅玕图,淋漓醉墨倾金壶”两句,描绘了诗人偶然在晴朗的窗前欣赏到一幅墨竹图,墨色淋漓,仿佛是醉酒后挥洒的金壶中的墨汁,充满了艺术的激情与生命力。

“崇冈怪石相高下,冷雨疏烟半有无”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生长的环境,崇山峻岭间,怪石嶙峋,冷雨疏烟,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数竿晴,渭川日暖春风轻。数竿老,嶰谷千年霜雪饱。数竿敧,楚江岁晚寒风吹。数竿侧,淇澳秋深雨萧瑟”则是对竹子不同状态的细腻刻画,从春日的温暖、老竹的坚韧、秋风的凄凉到雨中的萧瑟,展现了竹子随季节变化的美。

“千竿万竿难尽名,林峦髣髴清风生。交枝直干平安态,劲节虚心君子情”则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品格的赞美,无论是千竿万竿的繁茂,还是林峦间的清风,都象征着竹子的坚韧与高洁。同时,竹子的交枝直干、劲节虚心,也寓意着君子的品德。

最后,“对此怡然乐清赏,抚卷无言发遐想。烟雨濛濛语鹧鸪,诗怀长在湘江上”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幅墨竹图时的愉悦心情和深远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长久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墨竹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1)

王仲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

南游匡庐山,不知几万丈。

盘回直至香炉峰,五老高高俨相向。

初疑三山屹立东海中,又疑青天削出金芙蓉。

世人踪迹不到处,物色匪与人间同。

天梯石磴无穷极,一片寒凝古苔色。

千岁桃花别样红,四时瑶草非常碧。

就中有径深复深,白云洞口猿哀吟。

一声长啸白日晚,神仙渺漠无由寻。

须臾下来心目爽,便欲移家拟重上。

东风回首尘茫茫,明月满天劳梦想。

形式: 古风

洸河

洸河水落秋风早,菱叶萧疏菱角老。

河边渔船如缺爪,白头夫妇团圞好。

往来卖鱼兼卖菱,官府近无渔课徵,夕阳醉卧风吹罾。

形式: 古风

题王叔明夏日山居图

黄鹤山人标格清,胸中丘壑何纵横。

兴来捉笔一挥洒,苍崖翠石烟云生。

人家住在山之麓,隐映门墙蔽林木。

横经读罢鼓瑶琴,薰风微动窗前竹。

司业先生最爱山,无缘长得青山看。

时张此图向高壁,髣髴扬子江天宽。

形式: 古风

题王孟端松泉图次饶介之松涛韵

山椒怪石蹲如羝,松崖巉岩不可梯。

苍涛汹涌翻地轴,白日晦冥天为低。

高枝栖鹘巢欲堕,哀鸣何处求其雌。

初疑龙蛇相格斗,鳞鬣无乃多伤夷。

又疑群仙互来往,翠蕤羽节纷祁祁。

影作大阴连巨壑,根盘绝涧滋寒漪。

何人图此心独苦,九龙山人挥洒之。

笔端生意妙莫测,真宰上诉天应悲。

惊风飒若坐间起,毛骨凛凛难禁吹。

林泉逸趣我所嗜,相对不觉心神驰。

世间真假俱一梦,以梦非梦良亦痴。

卧游何必谢公屐,千峰遍阅消移时。

毕韦一去艺中绝,后代未闻工者谁。

山人能事宁止此,布衣上结明主知。

图穷载诵醉渔作,此翁胸次亦已奇。

歌声悲壮意超脱,不似杜老忧时危。

岂期两美偶相合,有声之画无声辞。

百年胜赏不易得,俛仰忽复令人思。

雪泥鸿爪宛然在,风流云往何由追。

后来视今今视昔,挥毫试和松涛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