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八)

自从屋里种优昙,不愿函关见李聃。

近与宗雷开净社,岂知五谢善清谈。

蛰虫未雨争辞穴,宾雁先寒尽向南。

物理如然吾亦尔,故人相劝早抽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首句“自从屋里种优昙,不愿函关见李聃”表达了诗人不愿涉足尘世,追求精神上的超脱,如同在屋内种植优昙,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高洁,不愿去函谷关拜见道家始祖李聃,暗示了对传统宗教束缚的超越。

接着,“近与宗雷开净社,岂知五谢善清谈”表明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创建了一个清净的社团,探讨高深的哲理,这里的“五谢”可能是指五位善于清谈的智者,象征着思想的交流与启迪。

“蛰虫未雨争辞穴,宾雁先寒尽向南”运用了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抉择,蛰虫在未下雨前就离开洞穴,宾雁在寒冷来临前迁徙南方,这些行为都是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由与顺应自然法则的追求。

最后,“物理如然吾亦尔,故人相劝早抽簪”意味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有其规律,我亦是如此,老朋友劝我应尽早摆脱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过一种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

收录诗词(1733)

成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二十九)

贯珠叠翠作妆奁,归去金堂未免嫌。

香阁但知誇粉黛,藁砧相见笑须髯。

朦胧好梦愁欹枕,寂寞寒灯懒下帘。

何似阿姨贫不字,长斋甘老破茅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马山杂咏三十韵(其三十)

相逢何用更喃喃,新得金人肘后函。

至道本来唯一默,吾生从此愿三缄。

曾无恶浪欺顽石,岂有惊涛下秃杉。

我纵不言君也会,是非留在七斤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过芙蓉溪访梁孝廉

独木桥边溪水清,扁舟来往早潮生。

就园尝果逢僧至,下榻看山引鹤行。

高士一身皆道骨,大儿九岁有诗名。

此中莫道无征战,家养莎鸡教用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芙蓉溪避暑赠欧阳伟人

千家雨过巷人稀,近竹开门见翠微。

静处有风消烈暑,病中无日释寒衣。

溪翁坐对吴牛喘,山鸟低同野马飞。

辛苦西归老词客,不知曾否忆渔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