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二)

洙泗日已远,儒术日已丧。

学者称孔墨,为国杂伯王。

书生幸有闻,力薄不能倡。

默默世俗间,汝职无乃旷。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翻译

洙泗的传统日渐远离,儒家学说日益衰落。
学者们尊崇孔子墨子,但他们的思想在国家事务中混杂了各种主张。
读书人虽然有所耳闻,但力量薄弱无法引领潮流。
在默默无声的世俗社会中,你的职责岂非空缺?

注释

洙泗:指洙水和泗水,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活动地。
日已远:日渐远离。
儒术:儒家学术或思想体系。
丧:衰落,丧失。
孔墨:孔子和墨子,两位重要的儒家代表人物。
伯王:诸侯或君王,这里泛指各种政治主张。
书生:读书人,知识分子。
倡:倡导,引领。
默默:无声无息,默默无闻。
旷:空缺,无人承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十首》中的第二首,表达了对儒家学说在当时社会中式微的感慨。"洙泗日已远"暗指孔子和孟子的传统儒家教育中心洙水、泗水距离现实越来越遥远,意味着儒术影响力在衰落。"儒术日已丧"则直接揭示了这一衰败现象。诗人指出,尽管学者们仍尊崇孔墨,但在实际政治中,他们的主张并未得到充分推行,显得杂乱且难以主导。

"书生幸有闻,力薄不能倡"表达了读书人虽然知晓儒家之道,但因力量微弱,无法有力地倡导和推行。"默默世俗间"描绘出知识分子在喧嚣世事中保持沉默,感到自己的职责似乎被忽视了,"汝职无乃旷"更是直指这种空缺和责任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省,反映了诗人对于儒家理想与现实社会脱节的忧虑,以及个人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九)

我昔游剑南,烂醉平羌月。

一杯玻瓈春,万里望吴越。

岂知有天幸,故山得归骨。

扁舟小江上,夜半看月没。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六)

天人本一理,祸福常昭然。

人众何足恃,妄谓能胜天。

适燕当北辕,调瑟当解弦。

五行未可忽,洪范禹所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杂感十首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其八)

归耕无袯襫,出战无兜鍪。

已失西畴春,空怀北平秋。

提携一束书,蹭蹬至白头。

釜中有轑饭,一饱吾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杂感五首以不爱入州府为韵(其四)

洚水初平时,草木充九州。

禽兽孳育繁,与人为敌雠。

于时圣人作,日夜为民忧。

思有以胜之,食肉而服裘。

然后人奠居,禾黍岁有秋。

岂知千载后,戕杀无时休。

一食刀几赤,百味供膳羞。

豪侈方相誇,哀哉非始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