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希淳写神

多勤健笔写衰容,解使人人识騃翁。

惆怅无因置林壑,秋风霜鬓尚飘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吴希淳写神》,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友人吴希淳所绘肖像画的感慨与评价。

首句“多勤健笔写衰容”,赞美了吴希淳在创作时的勤奋与技艺之精,以“健笔”形容其笔力雄健,而“衰容”则暗示被描绘者可能已步入晚年,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苍老之态。这一句既是对画家技艺的肯定,也暗含了对被描绘者人生经历的感慨。

次句“解使人人识騃翁”,进一步赞扬了吴希淳的绘画技巧,能够使观者从画像中感受到被描绘者的个性与情感,仿佛能让人直接“识”得这位“騃翁”的独特之处。这里的“騃翁”可能是指被描绘者性格上的某种特质,或是其生活中的某个侧面,通过画像得以生动展现。

后两句“惆怅无因置林壑,秋风霜鬓尚飘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境遇的同情与无奈。前一句“无因置林壑”意味着无法将这幅画像安置于山林之间,暗示了被描绘者或许难以享受宁静自然的生活,可能身陷某种困境或不得志之中。后一句“秋风霜鬓尚飘蓬”则以秋天的景象和霜白的鬓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年华易逝、命运多舛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希淳所绘肖像画的描述,不仅赞美了画家的艺术才华,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复杂情感,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友情、艺术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刘朝宗随州学正(其一)

恳辞玉署投閒散,一住浔阳遂十年。

小郡近连䢵子国,还将文学教英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送刘朝宗随州学正(其二)

文皇永乐临轩日,玉陛传胪升甲科。

寄语随人莫轻看,先生扬历自銮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题雁

渚田秋啄尚可饱,江苇夜栖殊未安。

数声还逐海云去,怕有虞人持烛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养都指挥思亲卷(其一)

椿阴惨澹荆花拆,莫叹阳和雨露偏。

行道由来自家始,人生有志在芳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