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卧雪

卧雪丰姿入画清,当时令尹亦多情。

于今纵有袁安在,雪里谁来问死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越所作,名为《袁安卧雪》。诗中描绘了一幅雪中静美的画面,以袁安卧雪的故事为背景,抒发了对古代贤士的敬仰之情。

首句“卧雪丰姿入画清”,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雪中人物的清雅形象,仿佛画卷中的一笔,既展现了人物的风姿,也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这里的“丰姿”不仅指人物的外貌,更蕴含着其内在的品格与气质,“入画清”则强调了这种形象的美感与艺术性,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之中。

次句“当时令尹亦多情”,通过提及“令尹”这一古代官职,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的身份。这里的“多情”不仅是指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袁安卧雪这一行为背后精神品质的赞美。这句话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袁安在困境中坚守节操、不为外界所动的高尚情操的钦佩。

后两句“于今纵有袁安在,雪里谁来问死生”,将话题从历史转向现实,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即便在当今社会,如果有人像袁安一样在雪中静卧,又有谁会关心他的生死呢?这不仅是对现代社会人情淡薄现象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中是否还能得到传承与发扬的追问。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传统道德价值的重视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袁安卧雪故事的重新演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崇敬之情,也深刻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道德价值的坚守。

收录诗词(117)

王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拍板

有声无字耳通神,六片红牙万种春。

可惜杨环差一拍,东风吹入马嵬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东园闻莺

草色遥分一径斜,竹篱茅舍是谁家。

树头听得黄鹂语,恰似嗔人折杏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十样锦草

睢阳坟上雨潇潇,千古徒怜百战劳。

魂魄化为原上草,犹穿十样锦征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蜀中送赵伯颙还广阳

濯锦江头酒一觞,孤舟烟雨渺茫茫。

离情好似江头水,一路随君到广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