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萦纡一道贯檀栾,入翠穿斜步履悭。
俗客也应无暇到,不烦春笋为遮拦。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竹径,深入翠绿的竹林之中,行进时脚步显得颇为谨慎。诗人以“步履悭”三字,生动地刻画出竹径狭窄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竹林的幽静与深邃。接着,诗人通过“俗客也应无暇到”,表达了这条竹径远离尘嚣、鲜为人知的特性,进一步强调了其清幽与宁静之美。最后,“不烦春笋为遮拦”一句,既是对竹径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竹林中春笋生长状态的描绘,春笋的自然生长无需人为遮挡,更增添了竹林的生机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径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条幽静的竹径之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佛宫高阁踞城东,巾履閒来面碧峰。
风却云头护清景,春催柳眼作先容。
溪傍几簇红梢露,竹外谁家翠幕重。
玉局棋收归路近,昏鸦惊溃一声钟。
紞紞城头五鼓催,东风连夜逐春回。
物心方喜寒威改,云色犹将雪意来。
戟户劝农牛破土,琴堂介寿蚁浮醅。
何妨盈尺饶嘉瑞,发滞开萌有迅雷。
山城灯夕兴厌厌,俗乐年丰令节参。
竿首挂星还拱北,云中回雁倦图南。
笙箫度曲喧芳席,綵翠交光结秀岩。
邦伯欲归人恋恋,帐兵休报鼓声三。
野渡半篙水,春风一苇航。
柳梢舒嫩绿,梅萼泛幽香。
绣羽惊波起,翠鳞跳日光。
环城得佳趣,清思满高塘。